• 23阅读
  • 0回复

关于近几年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05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关于近几年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思考
王元骧
粉碎“四人帮”以来,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获得新生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出现了一批初步研究的成果。不仅像创作中的情感、想象、灵感等传统问题又重新唤起了人们探讨的热情;甚至像创作活动中的潜意识、无意识和变态心理等以前鲜有问津的课题,也开始进入研究的领域。这对揭示文艺创作活动的微观机制,以及对文艺问题的宏观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不少从事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区别的片面强调,把对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机械地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使心理现象成了完全封闭的、与社会生活孤立绝缘的东西。这样一来,就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把解放以来已为心理学界所扬弃了的“内省的方法”复活了。
  “向内转”与创作动机
有的研究者提出“向内转”的口号,理由是:“科学的认识是从一种主观的感觉世界向客观的物理世界的逼近,而文学的创造则是由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向人的主观心理世界深入。科学追求的是一种客观如实的反映,文学追求的是一种主观真诚的表现。”这若是看作对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由于情感活动所造成的审美反映的某些特点的描述,那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要是作这样绝对化的对比论证,无疑等于只看到心理的东西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而看不到在其内容上却是客观的;看不到正是对外部世界认识论的关系决定着对心理东西的本体论的描述。这就会像有些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那样,企图从心理学中完全排除主体与外界的现实关系,去追求一种纯粹的心理存在。如果我们把作家、艺术家的目光引向这样的“内部世界”,岂不是赤裸裸地在鼓吹艺术创作中的“自我表现”?且听听埃德斯米特、里尔克等表现主义作家在半个世纪以前所高唱过的论调吧:“我们所感到的外表的实在会是不真实的”,文学所要表现的真实世界“只存在于我们自身”,“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整个用武之地就在幻象之中。”所以“不要去追求可能来自外部世界的报酬”,要“深入你的内心世界,探索你的生活源泉;……因为创作者必须自己构成一个世界,从自身内部,从他所从属的自然中找到一切。”这些话现在看来倒正是成了“向内转”的最好注脚!
这种割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孤立地去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本位主义的倾向,不仅会使我们对创作心理的内容的理解趋向贫乏,而且还必然会导致心理学研究的生物学化。因为心理并非只是人所特有的现象,动物也有心理活动。而且这种动物心理正是人类心理产生的生物学的前提。尽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密切,但又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人的心理的形成,乃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被社会化的结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对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理解就可能会陷入生物主义。如对于创作动机的理解,与过去直接从外部世界去寻找原因的观点相反,现在一般都从主体内部、即从内在需要方面去寻求解释,这对于克服直观反映论的思想自然是有意义的。因为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包括意识到的动机——如愿望、意图和未被意识到的动机——如意向、定势等)推动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而动机总是植根于人的需要之中、并由需要所产生的。那么,推动作家、艺术家去进行创作的内在需要又是什么呢?在不少研究者那里,都往往被理解为“人的本性”、“主体本能的需求”、“生命本能的冲动”,这就值得商榷了。根据我们所主张的意识与活动统一的观点,我们承认需要作为主体在生活中由于感到某种欠缺而产生的以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有它一定自然的内容的,而且这些自然需要任何时候总是一切社会需要产生的基础。但尽管如此,人毕竟不同于动物,人的需要就其本质来说只能是社会的,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说明这种看似人的“本性”的东西实际乃是人类自己活动的结果,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制约;一切自然需要,都只有经过社会需要的改造和折射,以扬弃的形式才有可能包含在人的需要之中。那种与社会需要互不相关的纯粹的自然需要,对人说来是不存在的。就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于作为作家、艺术家创作动因的审美需要,那更是人类需要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它不仅是从自然需要发展、提升而来,而且作为建立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而又超越了物质需要支配的人的精神需要,只能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正是由于这样,在审美的状态中,人们才有可能摆脱狭隘的个人欲望的束缚,而使个体与类在情感上达到和谐的统一。正是由于这样,所以作家、艺术家的审美需要中所包涵的社会内容愈深广,他的向往的水平也必然愈高、奋斗的目标也必然愈远大,他的个人需要与时代、群众的需要也愈能融为一体。这就是许多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之所以被人称之为时代的感官、群众的喉舌的原因之所在。所以,只要我们不是把人的心理当作全封闭的系统,就不难明白:人的需要实在是客观现实与主观动机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即不仅是人的活动的动因,而且也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心理上的一种反映,要是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走到弗洛伊德主义的道路上去。
  自发性与自觉性
对于创作活动的性质的理解,即艺术创作到底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针对过去由于唯智主义所造成的偏颇,现在不少论者都强调创作的自发性、无意识性和非理性的特点。这也不是完全不对。因为艺术创作既然是以情感为中介的作家、艺术家全心灵的活动,情感有时是不受意识直接支配而自发产生的。问题在于:人们在强调创作的自发性、无意识性和非理性的特点时,总喜欢把它绝对化,把它与自觉性、意识性和理性完全对立起来,提出什么:“自发性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自觉性却常常是反常的、病态的表示”,“自觉的实用理性思维实乃一种病理性的思维。”因此,“真诚”的写作是“无任何原因”的,只不过是“因为要写作”。这不能不说是对创作活动的一种莫大的歪曲。人是社会的存在,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制约。这就决定了人不像动物那样只是在本能支配下行事,他还必须意识到自己行动对周围人们的意义。即使是原属本能的东西,对于人来说,也如同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所以,像艺术创作活动这样高级的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可能完全凭着自发的本能行为进行的。诚然,马克思在谈到密尔顿创作《失乐园》时,也曾把它比作“春蚕吐丝”,说这是他“天性能动的表现”。(《剩余价值理论》,附录12)但他的意思无非是说这是密尔顿内心要求和情感真实的自然流露,丝毫没有把它看作这仅仅是一种本能的宣泄的意思。因为情感的表现与情感的发泄不同,发泄纯属本能、自发的行为,是人体自卫机制的一种机能,它只是把积储在心头的情绪予以消解以求生理上的快适和心理上的平衡;而表现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不仅只是为了排解某种情绪,而更主要的是为了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某种有价值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去与别人交流、以求与人共享。在艺术中所表现的审美情感在本质上已不同于原发的情感,它总是经过意识的处理、加工之后才重新返回到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的。所以,尽管在形式上是自发的,而在本质上却是自觉的。要是不深入分析艺术情感的这一特点,只是抓住一些表面现象,把创作中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对立起来,进而以自发性来排斥和否定自觉性,说什么“变自发为自觉常常造成对生机和生命力的摧残”,似乎自觉性就不属于心理的内容似的。这就已不再是在研究什么文艺心理学,而早已经是生理学了!
以上事例足以向我们表明:由于离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和社会学、文化学研究这一基础,使近几年来有些研究者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上已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迷途,结果使得他们的研究不仅无助于我们对文艺活动特点的正确认识,而且还必然导致在理论上对文艺社会性质和社会作用的彻底否定。因为创作活动既然纯粹是本能的、自发的,纯粹是作家个人的“自我表现”,那么,不但作家的思想修养、作家的社会职责和作品的社会效果都不值一谈,而且据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掌握和思想认识的提高而俱来的”,只能“是创作力的萎缩”;由于对“作家社会责任和作品社会功能的强调”所导致的,也只能是“作家创作心态的压抑和破坏。”这种武断的说法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如果对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最终竟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么,不仅它的科学性值得怀疑,而且它的方向性也就成问题了。尽管这是个别的例子,但却相当典型。这难道还不值得某些文艺心理学研究者认真进行反思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