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进入“读秒”的亚运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06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进入“读秒”的亚运村
本报记者 陈昭
位于京城北郊的亚运村,处处绿茵铺地,花团锦簇,高高的灯杆上彩旗迎风飘曳。
已进入“读秒”阶段的亚运村工作人员,正兴奋紧张地迎接9月7日的开村仪式。据了解,7日开村后,8日就将有来自中国台北、香港等代表团的“村民们”进驻。
历凡大型国际赛会,运动员驻地都是把守严密的禁区,9月6日上午,记者利用封闭前难得的一次机会获准进村采访。除村长办公室外,竞赛信息中心堪称是村内的“心脏”。届时,所有的比赛成绩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这里,并得到最后确认,直至印刷厂打印装订成册,再分发给各代表团。竞赛部副部长朱章苓说,目前这里已集中了70余人,他们基本上是来自国家体委直属体育学院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是研究生。除了熟悉体育竞赛外,他们必须要求外语好。朱章苓举例说,北京体院经过5次外语考试后,才从100多人中挑选了15人。
几台高速复印机不停地运转着,几十台电脑终端前大学生们正在敲打着按键,这情景,令人想起作战前线的参谋部。
在村长办公室前,我碰到了武警乐团的艺术指导张禄海。这位曾在总政军乐团吹了几十年圆号的上校正带着60余名官兵在村内演奏。张禄海说,他们将为30多个代表团的升旗仪式担任演奏任务,为此,他们已集训了半年之久。
村内民航、铁路售票处及银行都已开始办公,这些人员均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我问民航的一位小姐,如果现在订票是否马上可以拿到,她莞尔一笑回答说,保证没问题。
令人叹服的是村内还有一个租赁服务和失物招领处。从冰箱、彩电、录相机到打字机、办公桌、椅子均可租到,并且在两三小时内送到租用者房间并帮助调试好。若“村民”们丢失了物品,也可以到这里来认领。
与亚运村相毗邻的制证中心是运动员们第一个光顾之地。所有人员进村前必须在这里制作胸卡。制证中心负责人王砚平告诉记者,制证中心从8日起将24小时值班,代表团任何时候到都可以获得证件。制证中心现有600名志愿人员,其中500余人来自北京外语师范学院。这里有17个制作间,每个制作间均有一套完整的照相、制证系统。如果800人同时到达,估计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制证完毕。
亚运村正张开热情的臂膀,欢迎来自亚洲的朋友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