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强大的凝聚力——亚运会集资部长王志良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10
第4版(要闻)
专栏:

  强大的凝聚力
——亚运会集资部长王志良一席谈
本报记者 江正茂 黄振中
九月十日,亚运会组委会集资部长王志良格外激动。他将在亚运会新闻中心向中外记者宣布:本届亚运会社会集资提前突破六亿元目标。
亚运会组委会于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五日成立了基金会,从此开始了艰辛的集资工作。
王志良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通过这几年的集资工作,深感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民族责任感,体现了“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为了办好亚运会,国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捐赠钱物。其中有肩负重任的领导干部,有在平凡岗位上的广大群众,有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有天真可爱的孩子,有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有远在边疆的战士,有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有深山老峪的农民。有的步行千里进京表心意,有的身残不忘支持亚运会,有的全家集资表达爱国情。男女老幼情真意切,感人事例举不胜举。集资部的工作人员都深深地感受到全国人民炽热的赤子之心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亚运会利用社会集资的办法,不仅对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举办大型运动会有作用,就是对今后探索国家发展工业生产和其它公益事业的集资渠道和方法,也有可借鉴的经验。亚运会集资,为人们提供了参与亚运会的机会,同时也使亚运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正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一样“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王志良最后谈到,集资使人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经济思想,认识到体育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经济可以推动体育的发展这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本届亚运会的集资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既搞商业赞助,又接受无私奉献的社会捐赠;不但要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要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资之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