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青年干部应掌握唯物辩证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13
第5版(理论)
专栏:昆仑杯青年跨世纪的思考征文

  青年干部应掌握唯物辩证法
荆惠民
青年干部立身成才的第一要务是大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青年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符合唯物辩证法。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对我们青年干部来说,首要的是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分析和判断事物。第一,要注意克服固有成见给认识带来的片面性。认识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这是必要的。但认识也应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用固有的成见看待发展了的事物是保守的、有害的,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第二,要注意克服由于所处的特定地位和角度给认识带来的局限性。由于人们所处的特定地位和所站的角度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为了避免认识的这种局限性,青年干部要特别注意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这就是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的思想也要站得更高一些,登高才能望远。要变换多种角度来认识问题,多与他人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这样认识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第三,要注意克服个人主观感情给认识带来的偏颇性。感情至上往往给认识带来偏颇。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以私人感情代替组织原则,用个人好恶代替客观分析,徇私枉法,任人唯亲。这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也是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努力避免个人的偏私和好恶,多一些客观的科学判断。第四,要注意克服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给认识带来的狭隘功利主义倾向。一般说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往往与该事物对自己的利益有关。有人说得透彻:“对我好的就是好,对我坏的就是坏”。这是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而不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去进行公正的价值判断。青年干部要具有超脱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的胸怀和眼光,要站在人民利益的基础上来认识和看待事物。
掌握唯物辩证法,还要在实际的工作方法中,摒弃不讲原则的折中、调和的中庸思想。中庸之道现在似又悄悄地变成了一些人的处世方法和工作方法,遇事不偏不倚,只唯折中;不分真伪善恶美丑,只作调和;没有党性原则,只讲“关系”。可有人美其名曰: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际上,儒家的中庸之道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存在本质的区别。辩证法既讲不偏不倚,讲两点论,又讲又偏又倚,讲重点论;既讲稳定平衡,讲事物质的相对稳定,又讲发展改革,讲事物的不断运动发展。无原则、和稀泥、做好好先生;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自满自足,与强调讲原则、分是非、辨善恶、甄美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改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格格不入的。
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不能满足于记住几个条条、背诵几段名言警句,而是要掌握其灵魂和精髓,要结合实践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提高,这样才会得益无穷,受用终身。青年干部是跨世纪的一代,是中国未来各级岗位的领导者,任重道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这一代青年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就要求青年干部应以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样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为团中央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三十四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