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农牧良性循环 推动商品经济 山阴农村赢得四大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牧良性循环 推动商品经济
山阴农村赢得四大效益
本报讯 山西省山阴县以养牛业为突破口,推动当地农村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
山阴是塞北高原上一个典型的纯农业县,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进入80年代后,山阴县委县政府决心使奶牛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推动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他们投资1300万元,建起3座鲜奶加工厂。使得山阴的奶牛一下由70年代的2000头,发展到15000头,产奶量达4000万公斤。农村经济很快出现了良性的循环效应。
效益之一:奶牛成了农家的“小金库”。在农产品中,鲜奶的商品率已达到80%以上。农民饲养一头奶牛,一年纯收入2000多元。如今,奶牛业以及乳品加工业在全县农村经济中占到34%的份额。1991年全县产鲜奶4000万公斤,累计生产奶粉6000吨,上交利税3000万元。
效益之二:转化了粮食,使粮食就地增值。山阴县每年产1亿公斤粮食,其中44%的粮食被15000头奶牛转化了。这些粮食如果直接出售只能收入1760万元,而转化成乳品便增值为5400万元。农作物秸秆、甜菜叶、胡萝卜叶、葵花盘、麻饼、豆秸等10几种原来用处不大的“废物”,也变成饲养奶牛的好饲草。
效益之三:奶牛业反作用于农业,形成了牛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格局。17.5万亩盐碱地得到改良,变成稳产高产田。全县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由1980年的4900万公斤,增加到1990年1亿公斤。
效益之四: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而又合理的使用。城镇围绕奶牛业,办起奶粉厂、饲料加工厂、纸箱厂、奶牛育种场等30多个企业,共安排就业人员2000多名。     (南志中 段元)
                   
    多在延伸做文章(编后小议)
       立人
塞北高原上的传统农区山阴县,通过兴办奶牛业,走出了一条粮食转化增值之路。我们并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养奶牛,因为不一定都具备那个条件,二是市场容量也有限。但是却可以像山阴县那样多在农业延伸上动脑筋、做文章。
所谓延伸,就是通过多层次加工、多层次转化等,使农业生产向深层次拓展,使农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变。山阴等地的事实说明,这方面的领域是十分广阔的,通过延伸,使农副产品增值,不仅能有效地推动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产品市场;而且能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适应城市消费的需要,丰富人民生活。各地对此应大加提倡。
当然,这一工作也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