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胶东“窝麦”栽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9-07
第2版()
专栏:

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胶东“窝麦”栽培法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
“窝麦”是山东掖县农民创造出来的一种水地小麦栽培方法。用这种方法栽培的小麦,一般的每亩可收获四、五百斤,多的每亩可收获六、七百斤以上。为了总结和推广我国农民创造的这种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经验,我部曾于一九五一年秋两度派员到掖县作实地调查,并在一九五二年初邀请掖县种窝麦有经验的劳动模范来部座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窝麦的生长情况和栽培经验,我部在今年小麦生长期间(五月至七月),又曾派员长驻该地作实地观察。现将两年来调查的结果整理发表。
一、“窝麦”的历史
“窝麦”是胶东掖县农民创造的一种水地小麦栽培方法,在种麦的时候,把种籽很均匀地撒播在灌了水、铺了粪、整理得很细致的宽沟里;因为麦苗好像生长在粪水窝中,当地农民就把它叫做“窝麦”
(又因为它是开沟播种,泰安、莱芜一带的农民又把它叫做“沟麦”)。这种栽培方法究竟从何时创始,已无从考究。当地一位八十四岁的老农王肇兴说:他年幼的时候,当地人多地少(每人平均一亩左右),为了尽量利用土地,最初有一户农民在秋庄稼收获以后,不愿让打场地闲着,就用镢头把场地刨起,开沟种了大麦。他当时感到节令已迟,就多下些种籽,多上了些粪,多浇了些水,结果比用普通方法种植的大麦收获的还多。第二年有六户农民采用他的方法,收的粮食也很多。以后,这个种麦办法就逐渐传开了,由场地、园地发展到大田,由窝大麦发展到窝小麦,方法也逐步改进,慢慢地发展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栽培方法。
用这种方法种麦,产量都很高。但因这种栽培法必须具备粪大、水足和品种好等条件,所以在反动政府统治时代,一般贫苦农民是不能普遍采用的。在抗日战争以前,以种窝麦最多的掖县保旺区李家村来说,窝麦户仅占种麦户的百分之十五到十六。解放以后,当地农民生活已经改善,生产情绪高涨,生产投资大量增加,窝麦法便迅速发展起来了。现在掖县西障、过西、保旺、沿海等区农民种窝麦的已很普遍。西障区平原地带种窝麦的面积已达到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丘陵地区也达到了百分之十。过西区后吕村一九五○年只种了二十亩窝麦,一九五一年就扩大到六十四亩,增加了两倍以上。目前山东省除掖县外,济南郊区、潍县、泰安、莱芜等地,也有不少农民种窝麦。窝麦栽培法正在迅速地被传播和推广。
二、种“窝麦”的好处
“窝麦”和普通耧麦(即用耧种的麦)比较,有很多好处:
(一)产量高而稳定:产量高是“窝麦”最显著的特点。掖县农民用耧种的小麦,通常每亩产量只有一百斤至二百斤,最多的也不过三百斤左右;用
“窝麦”法种的小麦,一般可收获四百斤到五百斤,多的可收获六、七百斤。下表是掖县几个农户
一九五一年“窝麦”和耧麦的产量比较:(附图表)
(二)可以保证一年两季丰收:当地水地都是实行玉米、小麦连茬的一年二熟制。但有时因秋玉米收获较晚,往往赶不及种麦。“窝麦”的播种期较耧麦迟半个月,因此秋收后仍可用“窝麦”法种小麦。由于时间比较从容,还可有一段时间进行精耕细作,恢复地力,这样就保证了两季丰收。陈兴邦是种“窝麦”的能手,一九五一年他的小麦每亩收获六三四斤,前作玉米每亩收获五六○斤。种一亩
“窝麦”比种一亩耧麦要多费几个工,但普遍种麦和收麦时间,都是在农民最忙的季节,而“窝麦”播种期比较耧麦晚半个月,收获也迟二、三天,这样,人工、劳力都可以得到适当调节。
(三)经济利益大:“窝麦”的产量既高,出的麦草也多。普通一亩“窝麦”的麦草比耧麦的麦草多一倍,其中可做草帽辫的麦杆多二分之一。胶东是产草帽辫的地区,种“窝麦”可充分供给这种副业的原料。因此,种窝麦虽然要多费些劳力和肥料,但所增加的收入则远超过所用的成本。据统计,只麦草和麦杆(可做草帽辫的)的收入,就可抵偿多施肥料的价值。下表是陈兴邦的“窝麦”和他的地邻陈秀德的耧麦收益比较:(附图表)
注:1、按一九五○年小麦每斤九五○元计算;2、豆饼每斤按七五○元计算;3、厩肥按每三十斤折合豆饼一斤计算;4、肥田粉每斤按一、七○○元计算;5、人工每个按一二、○○○元计算;6、麦草每斤按七○元计算;7、麦杆(做草帽辫的)每斤按二五○元计算。
三、“窝麦”的栽培方法
在秋分前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深耕,由地的两边耕起,向外翻土,深达六、七寸。耕后耙、耢各一次。接着撒施土粪,每亩一千五百斤到五千斤,进行第二次耕地,改由田的中缝耕起,向内翻土,使中缝密合。耕后再耙、耢各一次。经过这样耕耙后,土层深厚松软,肥料均匀混合,地面很平整,便可准备开沟播种。
“窝麦”在寒露节播种。播种前一、二日用犁开沟做垅,沟宽约六寸,垅宽六、七寸。双数垅的土供覆土用,播种后把土分盖在两边的播种沟内。单数垅的土不动,留供将来灌水时挡水用。开沟后,每亩施碾碎的豆饼一百斤到二百斤,用手均匀撒在沟内,然后用三齿耙顺沟搂动土壤,把沟底搂平,使土与豆饼混合均匀,并在上面盖一层土,以免豆饼和种子接触,影响发芽。接着用铁锹把挡水的垅拍实,顺沟浇水。水量不要大,以润湿土壤为度,待土稍干,就可播种。播种前,种籽要用水浸泡,并很快捞出阴干,然后播种。这样可使种子撒的均匀,经过浸种还可除去秕粒,减少病害,出苗也较快而整齐。播种量视品种而定,每亩约十七斤到二十斤。播种方法是用手把种子均匀撒布在预先做好的沟内。播种密度应保持每粒种子相隔四、五分的距离,不要过远或过近。播种后,把准备做覆土用的垅用铁锹拨开,把土覆盖在两边播种沟内(约一寸厚),然后用四齿耙把地面搂平,使地面平整,土壤和种籽密接,以利幼苗出土。
在来年春天麦苗开始萌动时,每亩施硫酸铔十五斤到二十斤作追肥。追肥要顺着麦垅均匀撒在麦根旁边。不要在有露水的早晨或阴雨天施肥,因为撒在麦叶上的硫酸铔遇水溶解,会损害麦叶。施追肥后浇一次大水。浇水后一、二天,用二齿耙中耕一次,以保持土中水分。谷雨前浇第二次水。浇水前,如果麦苗生长高矮不齐,每亩可用硫酸铔五斤到十斤,施一次“补肥”,使全田麦苗生长一致。补肥后顺垅浇水,水量可较第一次少些。浇水后一、二日,又用二齿耙中耕,保墒除草。这以后,由于麦苗生长已旺,杂草较少,不再进行中耕。立夏后一、二日,麦株开始孕穗,浇第三次水;群众把这次水叫“苞水”,主要作用是使小麦抽穗整齐。小满前后,小麦灌浆,浇第四次水;群众把这次水叫“花水”,主要作用是使麦粒饱满多出面。在麦穗着粒,穗子沉重以后,如果天气不太旱,便不要再浇水。
四、“窝麦”栽培法的特点
“窝麦”栽培法是我国农民在小麦栽培上的一个大创造。这一栽培方法的特点,一方面是符合密植的原则,增加了单位面积上小麦的株数;一方面把各个丰产因素连系配合起来,使每棵麦株都能发育健壮。现在把这些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宽幅平沟密植:结合深耕多肥,实行合理密植,是“窝麦”栽培法所以能够提高产量的一个主要原因。“窝麦”的播种量每亩十七斤至二十斤,比一般耧麦的播种量增多将近一倍。根据田间实测,一般耧麦每亩仅约有二十四万个麦穗,而“窝麦”最多的有四十五万个,比耧麦多百分之八十以上。耧麦一般行距约一尺,播幅约一寸半,每亩麦株实占土地面积百分之十五,而“窝麦”一般行距六、七寸,播幅六寸,每亩麦株实占土地面积百分之五十,比耧麦增加三倍以上。“窝麦”虽然增加了播种量,但由于加宽了播幅,撒种的距离均等,深浅一致,种籽不会拥挤在一起,而且麦株发育也均衡健壮。
二、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在播种前,施用富于有机质的厩肥;在播种时,施用含氮、磷较多而易于分解的豆饼;这样既可源源供给整个小麦生育期的需要,又有足够的可溶性肥料供给幼苗生长。在来年早春时候,土壤细菌活动能力较弱,而小麦正在恢复生机,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这时分别施用速效的硫酸铔作追肥,是适合小麦需要的。同时每施一次肥,紧接着就浇一次水,这就及时供给了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充分发挥了肥料的效用。
三、选用抵抗黄疸力强和不易倒伏的品种:一般品种在粪大水足的情况下容易倒伏和生黄疸病,因此,“窝麦”必须选用抗黄疸力强,不易倒伏和丰产潜在力大的品种。胶东地区“窝麦”的通用品种如白沙麦、大紫楷等,都具备了这些条件。没有优良品种,虽然采用“窝麦”栽培办法,仍不易获得高额的产量。一九五零年冬天,陈兴邦选用白沙麦种,每亩收获六三四斤,另一个农民万有三在同样耕作条件下,选用市麦种,每亩只收获四一二斤。农民李瑞福在一九五零年种植红秃头麦,因倒伏每亩收获三百斤,一九五一年在同样耕作条件下改种了白沙麦,结果每亩收获六百斤。
四、适期晚播:在粪大水足的情况下,如果采用
“窝麦”栽培法在秋分下种,麦苗在冬季就会生长过旺,甚至拔节,易遭冻害;同时会分蘖过多,使麦株发育不平衡,将来麦杆高矮不齐,穗头大小不一,不能达到高额产量。因此,“窝麦”播种期要比一般耧麦迟半月,使麦苗在冬季不拔节,并控制它的分蘖数,使每株小麦能保持二个到三个有效分蘖,每一分蘖上都能莠一个大穗,保证丰产。
五、“窝麦”栽培法的发展前途
有人认为“窝麦”栽培法虽然好,但只能在灌溉便利、肥料充足、劳动力多的地区采用,普遍推广有困难。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必须了解,我国农民的经济情况在解放以后已逐步改善,这些条件是不难解决的,因此,窝麦是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的。近三年来“窝麦”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的事实,即可证明。
“窝麦”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方法,但就目前掖县“窝麦”栽培情况来看,还有一些缺点。掖县农民缺乏厩肥,也没有养猪积肥和沤绿肥的习惯。一般“窝麦”每亩仅施厩粪一千斤到三千斤左右,还有少数将硫酸铔作基肥施用的。这些都必须设法改进。增施基肥是不断培养地力,提高“窝麦”产量的主要关键,因此今后应提倡多施厩肥;如能每亩施五千斤到一万斤厩肥,则产量还可大大提高。
“窝麦”栽培法掌握了宽幅密植,充分利用土地的原则,但对加宽播幅的限度和播幅间的距离,必须十分注意。有些地区,加宽了播幅,同时把行距加得更宽,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地力。也有的地区,把播幅加得太宽,使撒种不容易均匀。“窝麦”在播种前必须等距离开沟,行距、播幅以六寸左右较好,同时必须在播种沟内均匀撒种,使每棵麦粒间保持五分的距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力,扩大每棵麦粒间的营养面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总株数,提高产量。
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如能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适当采用“窝麦”栽培方法的原则,实行精细整地,深耕密植,增施肥料,选用优良品种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有把握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