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一个掀起了文化学习热潮的新农村——访吉林省蛟河县仁和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9-08
第3版()
专栏:

一个掀起了文化学习热潮的新农村
——访吉林省蛟河县仁和村
王廷珍
七月里正是铲趟紧张的时节。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到了吉林省“模范农民业余学校”的所在地——蛟河县仁和村。周围葱绿的山田,村里整洁的房屋和新铺的黄砂道,都呈现了新的气象。
过去,这里是一个穷庄子,全村三百多垧土地的百分之九十七点八不属于贫苦农民;牲畜一百六十多头,地主、富农的就占了百分之八十多。家家都吃不上、穿不上,谁家的孩子能踏进学校的大门呢?土地改革以后,村子的面貌完全改变了。大家都组织起来,实行互助合作,发展了生产。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了。全村一百六十户养着牛马三百头,还买了十四台大胶皮车。农民普遍过着中农以上的生活,每一户经常可以吃到大米和面粉,每人都制备了冬夏衣服各两套;妇女和小孩都穿着花布衣裳,她们自豪地说:“我们真正翻身了,谁若不信,请到这里来看看吧!”
学习已成为她们的生活习惯,无论庄稼活怎样忙,天气如何恶劣,当晚间清脆的钟一响,青壮年妇女们都拿着书急急忙忙地走向学校。老太太们也组织了炕头小组,进行学习。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刘素琴,学习当了模范,她在晚间收拾干净后便在灯下看书。一九五○年十二月全县进行了测验,全村有十二名妇女得了“千字证”;能认八、九百字的有三十三人,她们在一九五○、一九五一年全县测验中都得了“文化证”,有五名被选为学习模范。
但是,她们总觉得农民业余学校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学得快些,多识字能看书。
六月十四日,村里传开了:省文教厅要在村里开始重点试行速成识字法。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高兴极了,都忙着准备学习用具。妇女主任刘桂芝冒着大雨到三里地外的铺子里买文具。各屯也忙着修理黑板,准备桌子和凳子;有的业余学校的教室,装上了大玻璃,把顶棚糊得整整齐齐的。大家显得忙碌异常,好像迎接大喜事似的。
一切都准备好了。人们眼巴巴地等待着开学的日子。有些不耐烦的人都着急地说:“工作团来了好几天啦,怎么还不开学呢!”有些住在娘家的女人,说什么也不想回去了,坚决要留下学习。傅桂珍的婆家在辽西省昌图县,她原来打算在七月初回去,也不想走了。她说:“不识字的人真是困难。男人在外边工作,每次来信都得找别人看,如果人不在家还得等几天,可真急死人!”田素媛也和男人商量好以后,留在娘家参加学习。
开学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大家都紧张起来。村里到处可以听到响亮的念书声,就是没有参加学习的老年人和孩子们也叨咕着“勹、攵、冖……”,或者哼着“文化大翻身”的歌子。妇女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学习。晚饭后一个个拿着书向街上黑板报附近走去,围成一个大圆圈就念起来了。好多妇女在做饭烧火时也拿着粉笔在灶门上、锅台上、水缸上练习写。你看吧,在窗上、门上、墙上………到处都写着歪歪曲曲的注音符号。裴玉芝因为有小孩子牵累,不能抽时间学习,她急中生智,把家里仅有的一副象棋拿出来,贴上注音符号,一边念,一边哄着孩子玩。傅桂珍纳着鞋底时也在念拼音字母;王亚贤怕耽误活,将硬纸剪开,写上注音符号,挂在手脖上,一边做活一边念。
在学习中,各小组发挥了互助的精神。孙素琴是仁和屯的妇女学习小组长,怕本组落后,一有空就去帮助别人使她们有时间进行学习。有一天她去唐秀琴家,见秀琴正忙着做饭,她便去帮着做饭菜;张素琴学习较慢,她就帮着看管孩子、做零活。杜桂珍在吃饭时一边吃一边教男人念。
为了使有孩子的母亲能安心地参加学习,把老太太组织起来,带领孩子们;并和小学校方面取得联系,动员二十一名小学生在课后看管小孩,让母亲们抽时间学习。胜利屯的孙老太太真是热心极了,她自动地向母亲们提出:“我来照管孩子,你们好好学习吧!”怕照顾不周到,她又把侄女叫来帮助她。有人问孙老太太:“老大娘,你为什么这样热心呢?”她回答道:“学习是有钟点的,可不能耽误呀!现在不学习,还等什么时候!过去,没有钱的人那能念得起书,女的更不用说了。”
也许有人要怀疑:学习会耽误生产。但是,事实却不然,学习推动了生产。胜利屯过去只有两个妇女经常下地,经过学习以后,下地的妇女增加到八人,就连不爱劳动的刘桂云也下地了。
仁和村是中国新农村的一幅缩影。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大的农村妇女将获得必需的文化知识,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附图片)
妇女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学习 (陈今言插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