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许昌社教着力建设村级组织 努力培养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许昌社教着力建设村级组织
努力培养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本报讯 率先在河南省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许昌市,围绕建设好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对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进行全面整顿。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一度削弱,许昌市一部分农村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群众一边抛,好处争着捞,支书、主任顶个帽”的现象。1989年底,市社教工作一开始,市委就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作为社教工作的重点,不惜精力,狠下功夫。
——强化教育,提高认识。在内容上主要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党的宗旨和党员作用、公仆意识和清正廉洁教育,组织收看《闪光的脚印》、《钱惑》和反映本市12位优秀村支书事迹的四集电视片《田野擎旗人》,组织英模报告团巡回演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开展评议、整顿和达标升级。本着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支部班子,认真组织群众、党员对支部班子成员进行评议,对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调查走访,弄清情况,分清是非。对不称职的干部该劝退的劝退,该撤换的撤换。通过评议整顿,全市有1040名村干部落选,1004名优秀党员通过组织提名和群众评议,被选入班子。在此基础上,全市1889个村依照市委组织下发的《基层工作条例》和《达标升级标准》,评出一类支部422个,二类支部1720个,三类支部347个。
——建立健全党的各项生活制度,促进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增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约束。为了巩固整顿成果,使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社教工作队帮助所在村支部建立完善了“民主评议”和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等各项制度。
——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市委社教办和组织部门,通过调查考核,从农村抽调了1000名政治素质好、有一技之长、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培养前途的高中毕业生,实行定向培养。
许昌市通过加强农村支部班子的建设,农村基层干部中出现了“三多三少”的新气象:廉洁奉公的多了,贪占小便宜的少了;勇挑重担的多了,挑肥拣瘦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忌妒拆台的少了。目前,瘫痪半瘫痪班子已整顿完毕,后进党支部由社教前的20%下降到11%,先进党支部由社教前的23%上升到32%。
          (赵宝森 李争鸣 肖咸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