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关于洪灾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思辨篇

  关于洪灾的思考
李俭
今夏这场殃及数省的百年罕见之洪灾,给不少省市带来了灾难。渐渐抹去心头泪水的人们,越来越真切地看到了振奋人心的光明……
“社会主义是靠山,大灾之年心不慌”,灾区人民的这一肺腑之言,是灾民的切身感受。比较出真伪,比较明是非,比较辨优劣。这次洪灾与1931年的洪水极为相似。但那时却是“洪水暴涨,顿成泽国,苗田淹没,米价飞涨,商市萧条,哀鸿遍野”,死亡370余万人。而今年的洪灾,灾民们撤退有处,吃穿有着,病患有医,受灾最重的江苏省兴化市竟无一人淹死、饿死;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古城,更有另一番景象:百年不遇的洪水袭来,大堤外,洪波浩渺;大堤内,门市照开,工厂照开,旅游者照常参观名胜古迹。一位九旬老人逢人便讲:“我这辈子经历过多次洪水,这次最大,也只有这次,我心中最踏实。”灾民们置身洪灾之中,心里都很踏实,天下怕是极少有的。缘何如此?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实力——得益于改革开放,有一定家底;有坚强的“主心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有强大的后盾——全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把灾区视为“共有的家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这,九九归一,都仰仗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之中添真知。新旧社会的比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更深了。也许,有些人原来还有诸多牢骚,也许,有些人原来还不时“骂娘”,可在大灾之中展现出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无比优越性,进一步擦亮人们的双眼,使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得到澄清。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书本教育的说服力要大得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