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一个上等兵的追求——记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战士荣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一个上等兵的追求
——记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战士荣剑
施昌学 汪鹤林 杨晓军
“荣剑是个难得的人才!”几乎所有认识这个年龄不满20岁、入伍才一年半的上等兵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去年11月,荣剑撰写出《未来战术发展趋势探讨》的军事学术论文,提出了未来战术理论发展的“五大趋势”。时隔两个月,这些预测大部分在海湾战争中得到了验证。
今年2月,海湾硝烟正浓,荣剑又写出《浅析海地一体作战》的论文,根据海湾战况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海地一体”这一现代军事作战理论,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
今年5月,北京某出版社主编一部反映海湾战争全貌的逾百万字的大型参考书,荣剑受命前往担任编审工作。不出三五天功夫,没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和工具书,他就把收录入书的860多幅军事装备与战场实况照片,与数万字的说明词以及全书章节统编审校完工,还修改纠正了1000余处有关军事方面的技术性差错。
荣剑所掌握的军事知识是超人意料的:对现代世界武器装备,大到航空母舰、隐形飞机,小到巡航导弹、坦克战车,他能准确地说出其研制背景、年代、性能、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装配范围和发展前景;他潜心研究当代全球防务,包括各军事大国的兵力部署、战略思想与作战原则;他是《世界军事年鉴》“外国海军武器装备”部分的撰稿人;长达8万字的《外国海军武器装备年度报告》,他是主笔;他撰写和发表的军事学术论文和报告,已超过26万字。
荣剑出生在山西省榆次市,打懂事起,他就爱舞刀弄枪。当历史教师的爷爷见到长孙这股子尚武劲头,就“因材施教”,给他讲述中国近代史和中外战争故事。
“落后就要挨打!”熟读中国近代百年史,国土沦丧的屈辱深深刺痛了一颗少年的爱国心。从这时起,荣剑便与兵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从中外军事将领的传记,到古今重大战争史记,从现代军事学术杂志,到军事科普连环画册,只要是与军事有关的书刊,他都爱不释手。仅一部《孙子兵法》,他就精读了3个版本。他购买的军事书籍超过了600册,手抄的军事书和摘录的资料卡片,整整装了一大箱和满满三抽屉。
锲而不舍的刻苦钻研,终于使荣剑成为远近闻名的“军事通”。17岁那年,他与人合写的军事学术处女作——《技术兵器对作战的反作用》,在《军事知识》杂志发表了,轰动了乡里。
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学时期,他当过学生会副主席、班长,曾被评为地区级优秀学生团干部,他爱好绘画,对文学创作也很感兴趣。他还喜欢体育,在业余体校练过两年自行车运动。然而,为了蓝色的国防梦,他中止了自己的所有业余爱好,甚至不愿为迎接高考而冲淡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就在高中的最后一学年,他用上所有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撰写了长达4万余言的军事学术论文《现代有限战争战略与海军理论发展的新构思》,直接寄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1990年3月7日夜,为寻求理想的实现,荣剑与家人不辞而别,踏上了进京的列车。次日,便找到海军司令部,强烈要求当一名海军战士。经过详细的了解和认真的研究,军务部门在一周之内便为这个青年学生办好了入伍手续。3个月之后,求才若渴的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政委周瑞安大校又亲自指示有关部门将这个“军事迷”调到自己属下的情报资料室当通信员,支持他从事业余军事学术研究。
春风沃土好成材。在情报资料室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荣剑又系统地学习了国防大学和海军指挥学院战役指挥专业的全套教材和一大批军事学术论文。他在搞好通信员本职勤务工作的同时,大胆参与室里的学术研究,很快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