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理科人才应分流培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2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理科人才应分流培养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李大潜
理科人才应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理科的特点和优势所在。现在提出分流培养,除了对今后着重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这一部分人才,应该加强理论基础的严格训练外,对着重搞科学应用的这一大部分人才,也同样应注意加强基础的严格训练,防止这一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削弱基础理论的倾向,以保证理科人才的质量。
实践表明,有些来自生产实际的应用问题,所以能得到顺利的解决,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往往是由于研究人员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储备。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不是工程师,甚至也不是从事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的人,而是数学家冯·诺伊曼,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发展史上并不是很罕见的。法国有一所著名的大学,叫综合工科大学。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该校的队伍,总是排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好些总统、部长、企业家、工程界权威及著名教授,都出自该校的大门。这个学校,也有时翻译为多科性工业大学,顾名思义,似乎应该像清华、交大一样,由各种各样的工科院系组成。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新生先进入预备班学两年,学的完全是大学理科的数理化。然后通过严格的会考进该校学三年,其中一年服兵役(该校属国防部领导),其余两年则完全是接受进一步的数理化训练,而一点没有工科的内容。以数学来说,就超过我们综合大学数学系的水准。只是在毕业后再转到例如矿业学院、桥梁道路工程学院等专门工科院校,插入二年级再学两年。这时才慢慢地接触到一些工程内容,开始学制图,进行生产实习,但同时还尽量腾出时间,进一步加强数理化的基础。这所大学从头到尾都非常重视基础理论的训练。
技术部类尽管很多、五花八门,而且发展、更新十分迅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原理还是基础科学的内容。只有这样训练,才能适应需要。我觉得他们这样的想法,是高瞻远瞩的。我们培养的理科应用人才,更不应该忽视基础理论的严格训练。在教学安排上,有些应用性课程应该开一些,但那些只要有了良好的基础、将来在工作中可以比较容易学会的应用课程,就不应该开得很多,以致冲淡了基础理论的必要的、严格的训练。
进行科学应用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这方面的技能和本领,这是理科人才素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不仅对将来搞科学应用的人才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而且对将来着重从事基础性研究和教学的人,也同样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这方面我们过去是比较薄弱的,也是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好的一个表现。学数学的追求纯而又纯的境界,即使从纯数学的发展来说,也不见得是一条康庄大道。不重视实际的需要和其他领域的发展,没有广阔的视野,是很难出第一流的基础理论人才的。
基础和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相互促进。搞基础理论的人重视应用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对基础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会带来很大的促进。物理学中的规范场和数学上的纤维丛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据杨振宁教授自己讲,他在美国请教了很多纤维丛方面的数学家,但他们讲的一套,他听不懂,双方始终谈不到一起去。只有到了复旦大学,听谷超豪教授用物理学家可以接受的语言,把这二者的关系讲得很清楚。杨振宁教授很高兴,并和谷超豪教授合作,在规范场的数学理论方面做出很多成绩,把这方面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为什么能这样呢?谷超豪教授在念大学时,就选修了物理系四大力学的课程。作为一个数学家,他不仅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物理学方面也有很好的修养。
在培养理科基础性和应用性两种规格人才中,都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大面积提高与拔尖人才培养的关系。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些重大的突破,往往是经过大多数人长期积累到一定的阶段,由少数出类拔萃的人总其大成而作出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拔尖人才的出现与否,特别对理科教育来说是水平高低、甚至成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从大面积培养来说,我们大学本科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是不比他们差的,这方面决不应该妄自菲薄。但另一方面,在拔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拔尖人才培养主要不在于要求他们念了很多书,把一个人变成一本百科全书或大字典,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有求知的渴望以及献身创造性劳动的激情和能力。现在很多大学本科基础课程,往往以本研究方面的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作为目标,讲得很多,力求面面俱到。相反对同学的训练却很薄弱,真正学到手的内容恐怕很少。其实每门学科核心的内容,不过就是那么几条,把讲课内容减少下来,多加强一些实际的训练,让同学把一些基本的内容弄深弄透,也让拔尖学生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的学习、思考和钻研,这是很有好处和必要的。应用类型人才的培养也是这样,主要不在于开出多少门应用性的课程,更主要还是实际的训练和锻炼。让学生参加解决一个哪怕是模拟性的实际课题,解剖一个麻雀,通过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到选择数学方法,到选择数值计算方法,再到编制程序上机算起,最后回到实际问题给出答案,通过这样一个全过程,他们才能真正学到将数学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从事应用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认为理科人才的科学素质,应体现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面的严格训练这两个方面。对分流培养后两种类型的培养对象,都应该强调这一点,只是在具体的安排及侧重上,可以有一些区别。两种规格的人才,只是知识、能力结构不同,不是层次与水平的高低之分,对二者都应该注意拔尖人才的培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