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王书焕的原则——记莱州市畜牧场场长王书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3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王书焕的原则
——记莱州市畜牧场场长王书焕
殷成明 马旭光 李玉明
熟悉王书焕的人都知道,这个“倔老头”工作最讲原则。有一件事,山东莱州市畜牧场的人至今难忘。那是王书焕来场第二年,场里年利润一下增到30.2万元,相当建场前25年的总和。按承包合同,职工年分配平均要增长40%多。
粗手大脚的职工,该分这么多吗?
一位上级领导把王书焕找去说:“你们订的合同不能兑现;否则职工得了实惠,罪过可是你这个场长的。”“为什么不能兑现?”王书焕反问,“收入是牧场人用汗珠子换来的,年终分配符合中央政策。各项费用扣除了,下年生产资金留足了,分配增长部分只占承包利润增长额的40%……”
“说不行就不行。一个牧场干活的人得那么多,城里干部怎么办?”王书焕激动起来,问:“明年牧场书记(王书焕兼任党支部书记)谁干?”“当然还是你老王。”“我干,我就要对国家集体和职工都负责!”
莱州牧场年终分配兑现后,工商、税务等部门来了。左查右查,只有一处“有问题”:王书焕本人同二把手张松山分文未取。
其实在分配问题上,王书焕并不主张职工得的越多越好,他还有另一条原则。有一年,按年初承包合同,牧场有七八名职工,收入分配要超过2万元,相当职工平均收入的20倍。
“国营企业内部,分配能允许这样悬殊吗?”干部会开了一个又一个,没有结论。王书焕深思良久,说:“要相信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让职工自己发言吧。”
这几名职工心里都有杆秤。座谈会上他们七嘴八舌热烈发言:
“没有改革,牧场哪有今天?”
“今年超了收入,凭心说,关键几步棋主要是靠场里帮助。”
“若真按承包合同,王书记你拿10万元也不多。你怎么不多拿一分?”
“你们对牧场的贡献确实大;报酬,你们自己说吧。”王书焕笑眯眯地开了腔。职工说,“和大家一样,1000元。”“少。”王书焕摇头;“1200元。”“还少。”王书焕仍然摇头;“1500元。”“好吧,再加20%,1800元,就这么定了。”
这年年终分配时,牧场风平浪静。
近几年,莱州牧场合同工、临时工大量增加,成为牧场的主力军。王书焕由此引起深深思索:
我国劳动就业体制经过改革,国营企业中同时出现了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固定工享受国家各种补贴,合同工有吗?固定工可以分配住房,临时工行吗?合同工可以提干,临时工行吗?还有:药费报销、奖金比例,子女上学、福利待遇……不把职工的心拧在一起,牧场就很难产生向心力。
王书焕终于下定决心,在干部职工的贡献和地位之间划起“等号”:合同工毛树义,担任了场办公室主任。家在外县无亲无故的场部文书杨大江,是临时工。28岁的农民临时工宋元庆,来牧场肉食鸡加工厂后才华显露,很快被聘为厂长;一年中,冷藏屠宰加工就形成年生产能力3500吨的规模。
最引人注目的,是牧场对42户种田职工的安排。
莱州牧场有800多亩粮田,都在海滩上。思想政治工作不知做了多少,可职工谁也不愿种地。王书焕说:“种田的都是单职工,农场一份地,家里一份责任田,一根肠子两头挂,跑个来回上百里,谁能把心拴在盐碱窝?”他力排众议,主持筹集50万元资金,建起42套住房,42户种田职工携带家眷,高高兴兴搬进牧场新居。新诞生的42个“家庭小农场”赛起来了。粮食亩产由100多公斤猛增到800多公斤;农田由亩亏上百元到亩盈利上百元。
目前,莱州牧场的合同工、临时工有48户分了住房,36户转来了家属。全场班组长及各分厂的干部,合同工、临时工占61%。
一些没有得到类似待遇的固定工有意见。他们问王书焕:“你执行的是谁的原则?”王书焕答:“……马克思。革命导师马克思不是在100多年前就说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吗?”
干部走得直,职工走得正。1000多名牧场人一举甩掉连续25年吃国家补贴的落后帽子,建成山东省一家最大的肉鸡饲养加工企业;去年创利267万元,比山东全省国营牧场利润总数还多。一个欣欣向荣的“莱牧新村”在渤海之滨出现。王书焕代表牧场人走进北京,将“全国畜禽养殖最佳企业”的奖杯捧了回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