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德才兼备 以德为主——论选拔干部的标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31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德才兼备 以德为主
——论选拔干部的标准
陈野苹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依据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需要,在德、才两方面明确提出了选拔干部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提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陈云同志在1940年进一步阐明了德才兼备的原则:“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任用干部,造就了我们党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宏大干部队伍,其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党、政、军领导骨干,从组织上保证了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呈“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但是,已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德才兼备的选拔干部标准,却在前几年受到了挑战。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把生产力标准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个别中央领导人从前在同某地方党委部门的负责同志谈话时甚至更坦率地说,我就是重才轻德的。当然,这种观点并未被干部主管部门接受,也不曾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主导性的倾向;同时也不可否认,这在一部分同志中确实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认为德才兼备的标准“过时”了。制止和平息了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北京的反革命暴乱以后,我们党清算了赵紫阳同志的一系列错误,其中包括把生产力标准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重才轻德的错误。然而,这种错误观点至今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干部工作中还有影响。因此,还有加以讨论的必要。

德才兼备,是指干部德、才两方面缺一不可的基本条件。德,包括一个人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是有阶级性的,不同时代的不同阶级赋予它的内容并不相同;即使是一个阶级的德,在不同时期的内容也有区别。不过,德作为选拔干部的政治标准,却是相对稳定的。无产阶级的德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德相比,有着本质不同的阶级内容,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德。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阐述我们党的干部政策时,曾论及德的内容:“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这里,除“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属于才的范畴以外,其它方面均属于德的内容。才,指干部的才干,工作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对干部的才能要求不尽相同,这里用不着详细说。在一个优秀干部身上,德和才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一个优秀干部的政治条件好,正可以使他的工作能力有用武之地;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便可以把他的全部聪明才智用于为人民服务的活动中去。对于任何人来说,不论他的本领有多大,也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则是无限的。而且,只有在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伟大事业中,才可以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离开了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斗争的事业,个人才能再高也将一事无成。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和享受而尽力发挥个人的才能,那这种“才能”越大,对人民利益的损害也越大。
我们要求一个优秀干部必须具备德、才两个基本条件,并不是说德与才之间是半斤对八两,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次之分、主从之别、先后之异的。陈云同志在1940年提出“挑选干部的标准”,共列四条:(一)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二)与群众有密切联系。(三)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四)守纪律。“总之,用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这就精辟地阐明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才,是从属于德、受德制约、为德服务的。打个比方来说,才是船的双桨,德是船的舵。德是头脑,是灵魂,是管政治方向、政治观点的。“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德无才,无德有才,都不具备优秀干部的条件。有德无才,政治上固然可信,但是难当大任,重用了,势必助长不学无术之风;无德有才,才适足以济其奸,重用了,会有很大危害,不可不慎。因此,德与才相比,德更具有决定意义。周恩来同志在1943年指出:“挑选干部的标准,政治标准与工作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而政治上可以信任是先决问题。”陈毅同志60年代曾用开飞机比喻红专关系:飞行员没有掌握飞行技术,飞机固然飞不起来;但如果只有飞行技术,没有思想政治觉悟,更危险,他会把飞机开到敌人一方去。我们党选拔干部的政治标准,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相联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挑选干部的政治标准,指出:“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是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同上,第320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继续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抵御和平演变斗争的实践中,考察和培养干部。”他在1990年6月12日同出席党校校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强调指出,要从五个方面提高干部素质,这五条,实质上包括了新时期从德、才两方面选拔干部标准的基本内容,但显然是以德为首要条件的。现在,全党正在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要使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这就是讲的德的问题、政治条件问题。不过,这里要指出一点,我们所说的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不等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知识的人。仅仅有马克思主义知识,却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风不正,这绝对不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而且这种人常常用马克思主义词句去唬人,很容易使人上当。假如有个野心家,自我设计,准备逐步窃据权力,他的才只能用于搞阴谋诡计,结党营私,以便削尖脑袋往上爬;即使有时不得不做一点好事,也是表面文章,并非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这种无德有才的人,他的才也只不过是“歪才”,破坏性更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古人早就有所认识,如魏征曾对唐太宗说:“今欲求人,必须察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只是才力不及,不为大害。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这对于我们的选拔干部工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其实,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在选拔人才时,无不把德即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在选拔人才时总是把“德”即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条件,把“艺”即才作为次要条件。据《周礼·地官司徒》载,乡大夫每年正月都要对本乡人才进行考察,“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姜尚制订的六条用人标准是“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其中五条都讲的是政治标准,即德的标准;只有第六条“谋”讲的是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都谈到选拔人才标准,一般也是以德为先。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管仲讲“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荀子主张“论德以定次(爵位次序)”,等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也有少数在乱世时为应一时急需网罗“鸡鸣狗盗”之徒、或奉行“唯才是举”的,但多数人仍然恪守以德为主的政治标准,有的甚至进而把德提高到区别“君子”、“小人”的高度:“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德却与钱划了等号。马克思说,那个社会的逻辑是:“货币是受尊敬的”,“是最高的善”,所以“它的持有者也受尊敬”,“也是善的”。就是说,有钱的人就有善,有德,受尊敬,故而可以委以重任,掌握政权。德,包括维护本阶级利益所必备的公德和体现个人品质的私德。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公德和私德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例外。不过,一个人的私德往往并不被统治者作为选拔人才的政治标准。

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列,从国际国内斗争的严峻形势出发,来考虑问题。
——要考虑到我们党面临的反和平演变斗争的形势。
当今世界,国际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异常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并在一些国家得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曲折。现在,他们又虎视眈眈,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颠覆和渗透,并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身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二、三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那么,我们的第四代、第五代乃至今后的几代共产党人,能不能保证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胜利地防止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在中国出现,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造就一支宏大的政治素质高的、过得硬的、经得起风浪的干部队伍。
在我国,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制止和平息了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北京的反革命暴乱之后,动乱“精英”们有的叛逃到海外继续兴风作浪,攻击我们党和国家,有的则潜伏在国内,窥伺方向,以求一逞。当然,他们也在分化,有的立场发生动摇,有的情绪悲观消沉,有的有了悔悟之意,但我们必须时刻注视他们的动向。我们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从那场政治风波中吸取了教训,从此走上了正路;极少数却在思想上并未转好弯子,一遇风浪,还会动摇,有可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声虫。对于跨世纪的这一代人,必须着重从政治方面进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接班人。到他们这一代人掌握党和国家领导权时,中国共产党肩上扛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大旗将会更加鲜艳,社会主义中国将会以更加威武雄壮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要考虑到我们党正面临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形势。
党在执政前后的地位有着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党的干部选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在执政前,主要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那时加入革命队伍,不仅没有任何个人的好处,还时刻存在生命危险。除了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以外,品德不好的人是不会干的。党执政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使体现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付诸实践,为每个德才兼备的党员履行自己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供了用武之地和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党内也会出现脱离群众、滋生腐败的危险,党员思想发生蜕化变质的危险,通过党的执政地位为个人“捞一把”、谋私利者不乏其人。立党为公,掌权为民,还是立党为私,以权谋私,归根到底取决于党员的政治品德如何。大量事实证明,在执政的考验面前,政治品德好的可以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无愧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政治品德不好的则会贪图享乐,腐化变质,成为腐蚀党和国家领导权力的蛀虫。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把真正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从而保证我们党能够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经受改革开放的考验,完成改革开放赋予广大干部繁重而复杂的任务,也需要我们选拔坚持正确的改革开放观的干部。这样的干部能够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在艰苦探索改革之路的过程中,能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知难而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能够抵御金钱的诱惑,拒腐蚀、永不沾。假如放弃了选拔干部的政治标准,任用品德不好的所谓“能人”,那么他们就可能把改革开放拉向资本主义方向去,搞“全盘西化”;在改革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畏缩不前,患得患失;而且很容易成为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金钱的俘虏。事实证明,确有一些干部在对外交往中,为谋取私利,不惜国家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不惜出卖党和国家机密,甚至在外国人面前奴颜婢膝,出卖人格乃至国格。可见,用什么标准选拔干部来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关系到能不能继续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的大问题,切不可粗心大意。
——要考虑到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形势。
干部的新老交替,是新陈代谢规律,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运动过程。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拔中青年干部”,“我们历来讲,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他还引述陈云同志的意见:“陈云同志提出,选拔中青年干部不是几十、几百,而是成千上万。”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党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及时进行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工作,把成千上万个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干部队伍当时存在的老化和青黄不接问题。这批中青年干部,同老同志密切合作,努力学习和探索,为提前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立下了卓越功勋。进入90年代以后,十年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干部,有的走上了更重要的领导岗位,有的由于年龄原因退居第二线。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绝大多数已经或接近离休,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同志,也即将大批退休。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约占整个干部队伍的半数。10年、20年以后,他们将无可替代地成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就要由他们一代人来掌握。新一轮的新老交替工作,紧迫地提在我们面前。而且,明年就要召开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届时党的干部队伍又面临着一次高层次的新老交替问题。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标准,从青年干部中选拔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一些佼佼者要被选进中央委员会,来掌握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永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组织保证。
——要考虑到我国面临的经济建设任务。
一些同志主张的重才轻德的理由,是说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不是革命战争年代以搞政治斗争为主要任务了,所以干部的才比德更重要,而才的主要标志是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他领导的单位的产值、利润上去了,就是好干部。其实这种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我们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保证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就必须使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七届人大审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这是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我们还要走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我们还要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崭新的历史使命和我们干部队伍的演化规律,要求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选拔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可靠接班人。肩负着如此光荣神圣的历史使命的90年代的干部队伍,不但要达到适应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化、专业化,尤其要达到适应更严峻的国际范围内两个阶级、两种意识形态和两种社会制度激烈斗争需要的革命化,要特别警惕那种“口善言、身行恶”、而被荀子斥之为“国妖”的坏人,混入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篡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权。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考察、选拔干部的干部具有更高的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品德,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要有更强的党性。这就对干部主管部门的同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先得本身硬,考察干部品德的同志自身品德自然就要高尚。他们应当具备相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考察干部、识别干部、选拔干部,在党史、党建方面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相当高的理论水平。做到这一点并不很难,关键在于刻苦学习,特别是年轻同志更要努力刻苦学习。
第二,掌握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应该同贯彻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有机结合起来。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其基本精神与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是一致的。贯彻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必须把“革命化”作为其它三化的前提。前几年,不少地方和单位在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中走偏了方向,不仅把“革命化”搞成“空头化”,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指标,而且把年轻化理解成为“青年化”,知识化理解成为“文凭化”,专业化理解成为“专家化”,根本体现不出“以德为主”、把“革命化”放在首位的精神。现在,这种倾向是否完全不存在了?恐怕未必。如果不坚决纠正,势必给干部选拔工作造成严重后果。
第三,干部主管部门考察、选拔干部时,一定要走群众路线,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做到这一点,那就不能只靠看档案、听汇报,而要多听听群众对他的反映。当然,上下左右的意见都要听,但主要是听下面的,特别是听这个干部的下属和所领导的群众的意见。一般来说,这些人的意见是真实可信的。这就要求干部主管部门的同志要有群众观点,善于走群众路线;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有比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了解来的情况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才能客观地、真实地掌握干部的全面情况。因此,党的组织部门、纪检部门的干部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四,立足于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目前,要遵照中央提出的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从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问题入手,解决为什么人服务问题。前几年,有位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的高级领导干部,连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都不知道,一时传为笑谈。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坚持三个“基本教育”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其中的优秀人才自然会脱颖而出,选拔干部时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第五,要敢于给干部压担子,在工作实践中特别是斗争的紧要关头检验他的德和才。这一条,陈云同志称之为“实际工作教育”,“分配干部适当的工作,使其负责,在工作中受到教育。”身负重任的干部,就有机会在复杂的政治风浪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形势、作出判断和决策的锻炼机会,也给组织上进一步考察干部提供了必要条件。常言说,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政治风浪的关键时刻,就是考验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的关键时刻。例如在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北京的反革命暴乱中,有的干部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革命者应有的政治胆略稳住局势,及时把群众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这叫作“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而另外一种干部,或者脚踏两只船,首鼠两端;或者跟着错误潮流跑,甚至为动乱分子摇旗呐喊,这叫做“图穷匕首现”。再如,在目前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很多干部为保护群众的安全和抢救国家、集体的财产,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英勇奋斗,有的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展现了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这种先人后己、先公后私以至大公无私的精神,为我们党增添了新的光彩,为我们的时代谱写了新的壮丽篇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在这种严峻时刻最能检验出一个干部品德的高下、心灵的美丑。同时,选拔干部时还要遵循“听其言,观其行”的原则。因为德与才都无法规定具体的定量分析方法,也无法打分比较,不能只听一个人说得天花乱坠,而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尤其要看他在斗争的紧要关头的实际行动。这样,才不致使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出现偏颇。
第六,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拔干部标准是一个运动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干部部门应经常了解、考核、选拔干部,向党委提出意见。干部的任免、奖惩等重大事项,应按组织原则,根据考察干部部门的意见,经党委讨论通过,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对于已经选拔任用的干部,要密切注视他的政治表现和工作情况;同时,视野还要开阔,时刻注意尚未选拔任用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要健全和完善干部的任免、奖惩制度,随时调整那些不称职的干部,就可以使我们的选拔干部工作永远充满朝气和活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