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从美国大商业银行纷纷合并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1
第7版(国际)
专栏:

  从美国大商业银行纷纷合并谈起
张振亚
近来美国大银行合并或联合之风,越刮越猛。7月15日,资本雄厚的北卡罗来纳国民银行与C&S—索伏仑银行宣布联合,成立了资产为1180亿美元的银行,一下子变成了全美第3大商业银行。
一周之后,即7月23日,美国商业银行中名列第6的纽约化学银行与名列第9的汉诺威制造商银行也宣布合并,总资产达到1360亿美元,仅次于占全国首位的、有2170亿美元资产的纽约花旗银行公司。
又过了20天,即8月12日,加利福尼亚州的美洲银行宣布与另一巨头太平洋证券公司合并,资产为1900亿美元,已接近花旗银行公司的资产。据专家估计,这种大银行合并之风在美国还仅仅是开始。
美国的许多大银行热衷于组成更大的银行公司集团,它们是否想重整雄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再显昔日威力?不,情况并非如此。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公司去年在国际商业银行的排名中,其资产还进不了前20名,所有高名次都被日本和西欧的银行所占有。因此,从国际标准看,这些合并没有多大威力。实际上,在整个8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在外国的资产几乎每年都在减少,信誉等级也大幅度降低,目前它们正陷入30年代金融大崩溃以来最糟的境地。各大银行之所以纷纷寻找合伙人,是为了集中力量,共渡难关。所有合并的银行都在实行大规模裁员和压缩机构,以求在国内外市场激烈搏斗中生存下去。在过去5年中,商业银行辞退的职工已超过6万名,这一趋势无疑将继续下去。
美国各大银行80年代曾大举向高风险债券、借贷兼并、商业地产和第三世界债务等项目放款,由于情况逆转,出问题的贷款比比皆是,呆帐率高达3倍之多,造成了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很多银行濒临破产边缘。这是它们今天厄运临身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近年来美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革新,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日趋活跃,使商业银行最有利可图的核心业务,即它的存放款市场,被别人夺走不少。今天像通用电气公司、西尔斯·罗巴斯百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国捷运公司等,都在提供各式各样类似银行的服务;美国公司的向外短期借贷,过去多半依赖商业银行,现在它们可以绕过银行,靠证券公司直接向市场推销越来越多的商业票据;它们还可从大商业信用公司和大保险公司直接取得长期贷款。另外,货币市场上的各种基金组织经常为投资者提供比商业银行更高的利息,银行的存款生意因此也被吸引走了。
的确,美国商业银行对国内金融业统治的崩溃速度之快,令人吃惊。1974年全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有37%为银行所有,1989年已降到27%。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对公司的短期融资,1975年银行所占份额高达80%,而1989年已降为55%。
商业银行本是金融业的中坚,银行的中介人的职能是不容侵犯的。1945到1975年,为使商业银行免受市场力量的冲击,并使其取得高额而稳定的利润,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都曾采用下列方法:即让存款人除银行以外别无他处存钱,借款人也别无他处去堂堂正正地借款。在这当中,美国和日本还限制付给存款户的利息。这给商业银行的垄断以法律上的保护。可是,80年代的金融革新,资本市场证券化的大发展,利率管制的取消,以及信息革命,促使金融结构的变革,把商业银行的特权地位冲洗得面目全非。在这当中,美国政府在30年代为保护商业银行安全而对它实行的种种限制,如不得从事证券投机业务,不得跨州设立分行等,反而使商业银行今天在同非银行的各种金融公司、货币基金组织竞争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美国的金融法是30年代大萧条时期制定的。现在已经老化过时,目前的弊端被称为是“三多一少”:银行太多(13000家),风险生意过多,限制银行活动的条例也太多,利润则太少。由于银行已不是投资的理想对象,它们筹集资本也变得相当困难,商业银行甚至被讽刺为经济恐龙,在市场强大力量的冲击下,有灭种的危险。
美国政府是不会允许商业银行大批倒闭的,尤其是大商业银行,更不能听任其垮台。布什总统年初已向国会提出了一个对美国的银行体制作全面彻底改革的法案,其内容包括:允许大公司收购银行,逐步取消束缚银行竞争能力的各种限制,加强对银行的管理,鼓励银行向大型化和全能方向发展等等。可是由于这涉及金融界各方面的既得利益,阻力也极大。
但美国银行制度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美国一向标榜反对金融集中,反对大银行相互合并,形成所谓金融垄断,而最近法院却连续批准大银行进行合并,特别是让号称“货币中心”银行的纽约化学银行和汉诺威制造商银行联合,这表明在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形势下,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已是一纸空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