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利比亚的南水北调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2
第7版(国际)
专栏:

  利比亚的南水北调工程
本报记者 徐平
利比亚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一期工程终于在8月28日竣工了,尽管有人对它有过不少的议论和怀疑,但将大片沙漠变为绿洲,对利比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了。
利比亚全国90%以上的地区是沙漠和半沙漠,境内无常年河流,也无大的湖泊,再加上自然降水极少,因此水十分宝贵。水的缺乏,影响到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经济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制约。
但是利比亚并不是个缺少水资源的国家。据专家们估计,在利比亚南部的沙漠地区,地下水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为此,利比亚政府决定开发南部沙漠的地下水,并通过总长4200公里的水泥管道,将南水北调到经济和社会生活较发达的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
这个巨大的工程项目,在一些外国公司的参与下,计划分五个阶段完成,总投资为160亿英镑。一期工程将中南部萨里尔和塔泽布地区的地下水,用巨型水泥管输往北部沿海的班加西和锡尔特地区。第二期工程计划将中南部富加地区的地下水引往首都的黎波里。第三步计划将东南部库弗腊地区的地下水输并入塔泽布,加大一期工程的输水量。第四步打算将一期工程的输水管从阿杰达比亚向东北延伸到托卜鲁克港。最后一期工程计划将锡尔特的输水管和的黎波里接通,使“人工河”全部联网。
在全部工程完成以后,上述南部沙漠腹地每天可向北部地区输出500万至70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基本上可以满足利比亚全国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水的需要。
8月28日正式开通的是一期工程,它主要有两个水源:塔泽布地区的108口地下水井和萨里尔地区的126口水井,每天总共向阿杰达比亚输送200万立方米的水。
“人工河”的主要工程是制造和铺设巨大的水泥输水管道。“人工河”由内直径为4米的大水泥管组成,每节长7.5米,重8吨,埋设在沙漠7米深的壕沟内。为了制造这种巨大的预应力钢筋水泥管,利比亚专门建造了两个规模巨大的水泥预制管厂。一个在卜雷加港,另一个在塔泽布。这两家工厂足足连续生产了4年,才完成了一期工程所需的1900公里长的巨型钢筋水泥管。
在沙漠腹地开挖埋设“人工河”的壕沟,是又一项大工程。这项工作完全由巨型挖掘机来承担。为了使重型载重车能将这么巨大的水泥管运输到工地去,利比亚政府专门沿“人工河”壕沟铺设了1500公里的公路。
利比亚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有钱,就是缺水。因此“人工河”首先对它的农业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据估计全部工程完成后,利比亚将有15.5万公顷的沙漠土地可以开发利用,变成农田。从的黎波里、锡尔特、班加西到托卜鲁克的整个利比亚北部沿海平原,也将成为良好的农牧业区。现在,班加西南部平原和锡尔特地区已经有约16.7万费丹(每费丹约合6.3亩)的土地得到了开垦和利用。
据利比亚有关部门的计划,当局将投资开发两种类型的农牧场。一种是大型的农牧场,它作为一个基本的生产和经济机构,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自动喷灌技术,主要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另一种是小型农场,以个人经营为主,国家只给予必要的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帮助,以生产水果、蔬菜为主。
此外,“人工河”对利比亚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原先由于缺水而受到制约的工业企业,现在可以放手发展。国家还能投资开发新的工业项目。至于它对利比亚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了。
利比亚“人工河”第一期工程的完成,反映了利比亚人民改造自然、建设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意志和能力。       (本报开罗8月28日电)
(附图片)
图为利比亚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残疾妇女在缝纫车间制作服装。
新华社记者 鲁绍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