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阅读
  • 0回复

汪汪无尽的泉源——叶圣陶最早提出诗的泉源是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2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苑轶话

  汪汪无尽的泉源
——叶圣陶最早提出诗的泉源是生活
吴奔星
我国最早的诗刊是1921年9月由朱自清、叶绍钧(圣陶)和刘延凌在上海吴淞一所中学策划,并于1922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诗》月刊。他们三人都是第一代新诗人,为了有一个专门发表新诗的刊物,特组成“中国新诗社”,作为《诗》刊的“编辑兼发行者”。《诗》月刊因为主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出版,虽坚持一年多,却只出了七期,实际是不定期的《诗》刊。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诗》刊团结了当时的著名诗人60名左右,对新诗的成长与发展起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诗》刊主要发表创作,但也兼顾诗的理论。值得大笔特书的是叶圣陶写的诗论《诗的泉源》一文,最早指出“诗的泉源”是生活。这篇文章和鲁迅后来所强调的生活是小说的泉源,都表明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说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一节,的确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理论的概括与总结。
《诗》刊因出版太早,许多研究者见不到刊物,参阅极感困难。1985年上海书店计划影印,以广流传。当时叶老身体欠佳,特函请定居新加坡的刘延凌先生,以91岁的高龄写了一篇回忆录性质的序言,谈了《诗》月刊的筹备与出版经过。当时叶老的文章发在该刊第四号。这几期《诗》刊都是刘延凌负责编辑的。刘先生把诗与文的内容作了简明的回顾,表明生活是诗的泉源是我国新诗的优良传统。重温《诗的泉源》一文,更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叶老首先指出:诗人不要特殊化,“作诗”或“写诗”不是什么高人一等的事。“世间没有空虚无实,仅仅名为一个诗人的人。”他不屑空谈“关于诗是什么的问题”,只是着重指出诗的泉源是“生活”。他认为“假若没有所谓‘人类’,没有人类这么生活着,就没有诗这东西。……我们生而为人,怎能不说到生活呢?”他的解说,再明朗不过了。
叶老说生活有两种:“空虚”的生活和“充实”的生活。“空虚的生活是个干涸的泉源,也可说不成泉源,那里会流出诗的泉来?”“惟有充实的生活是汪汪无尽的泉源。说到泉源,就是泉水了,所以充实的生活就是诗”。“这不只是写在纸面,有字迹可见的诗呵!——当然的,写在纸面,就是有字迹的诗。写出与不写出,原没有什么什么紧要的关系,总之,这就是诗了”。叶老的话,实际是论述诗人的本质。只要是深入生活的人,都会有诗,区别在于写出与否而已。叶老正是从“人皆有诗”的根本观点出发,纠正当时有些诗人自视特殊,似乎高人一等。他说:“我尝这么妄想:一个耕田的农妇或是一个悲苦的矿工的生活,比较一个绅士先生的或者充实得多,因而诗的泉源也比较的丰富。我又想,这或者不是妄想吧?我们将以‘诗人’两个字加到那一类人的身上呢?若说,凡是生活充实的人便是诗人,似乎有点奇怪;或者专以称呼曾经写出些诗来的,又复觉得不安。……只将‘诗’人去称呼他们,对于同他们一样地具有充实的生活的其外的人,又将怎样呢?”叶老当时这些话,并非走极端,也非脱离创作实践,而是有感于自白话诗创建以后,有些生活空虚的人写的诗,只具诗之形而无诗之实。因此,他在指出诗有写出来的和没有写出来的两种之后,仍复归结到只有生活充实才能写出好诗来。他说:“因为生活充实,除非不写,写出来没有不真实,不恳切的。”
至于生活空虚的人,则与此相反。叶老当时是从二者尖锐对立之处发言。他指出:“生活空虚的人,也可以写诗,但只是诗的形罢了。……所以到我们眼睛里的诗,有满篇感慨,实际却浑无属寄的;有连呼爱美,实际却未尝直觉的。情感呢?没有;思虑呢?没有,仅仅具有诗的形而已,汲无源的泉水,未免徒劳;效西子的含颦,益显丑陋。”这正反两面的话,可算是一部“诗美学”的缩影,对近来那些脱离人民、疏远生活,专写所谓“内宇宙”,以歌唱“自我”为中心并自诩为著名的诗人以高视阔步者,难道没有一点儿启发作用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