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浙江省委认真总结开展农村社教经验 坚持不懈抓好思想教育 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3
第1版(要闻)
专栏:

  浙江省委认真总结开展农村社教经验
坚持不懈抓好思想教育 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
编者按:今天本报刊登了浙江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省农村政策研究室写的一份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浙江省关于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的经验,值得一读。他们的经验有三个突出之点:一是认识统一,把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作为搞好农村工作,稳定大局,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基础和前提来抓,每年冬春都要结合实际在农村开展教育活动。二是把集中性教育同经常性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相互促进,使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真正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加强了农村基层建设,使广大农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省、市、自治区都重视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也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我们希望,各地按照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的要求,把农村社教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本报讯 最近,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写了一份总结浙江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经验的报告。今天本报摘要刊登如下:
从1988年起,我们连续四年利用冬春时间,统一部署,在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解决了农村一些突出问题,促进了农村改革,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密切了党同农民群众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一、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是巩固农村阵地的一项基础工作
坚持花大力气抓好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我们根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坚持“两手抓”的一个实际行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农业生产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从管理体制看,农村改革后,原先的“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已经解体,在新的农村基层组织格局中,基层党组织怎样实施领导,其他村级组织怎样发挥作用,成了农村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从生产经营体制看,由于一些地方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工作比较粗,忽视了统一经营这个层次。这些地方由于双层经营体制不健全,集体经济没有实力,缺乏统一服务功能,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从思想观念看,由于一度受淡化党的领导,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一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党的观念、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淡薄了。农村中不稳定的因素也逐渐增加,一些地方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歪风蔓延,宗族械斗屡有发生。
从干部素质看,不少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身在农村不熟悉农村,不会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生硬;有的基层干部为政不勤、作风飘浮,有的为政不廉、办事不公,甚至不送礼不办事,收了礼乱办事,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严重地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分析讨论,感到要解决上述问题,掌握农村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切实加强思想教育,普遍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觉悟,激发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动力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于1988年冬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了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的形势任务教育。这次教育虽然总的来说是一次尝试,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后,我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开展“社教”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了。大家感到,抓好农村“社教”,是搞好农村工作、稳定大局、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基础和前提。认识提高了,抓“社教”的信心更足了,工作也更加扎实了。每年,我们都把“社教”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且抽调大批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下农村帮助开展教育工作。据统计,四年来全省抽调的省、市、县、乡机关干部达到34万人次。
四年的社教实践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坚持思想教育领先,才能抓住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抓好农村社教,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工作的好形式,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已成为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识。
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
1、选准教育主题,加强针对性。
这几年的教育,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深化农村改革这条主线,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同时又根据不同时期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确定每年的教育主题,做到年年有新意。1988年冬,我们鉴于当时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徘徊,农业生产资料价高紧缺,粮价偏低征购难,农民埋怨情绪比较严重的情况,在全省农村开展了以“讲形势,明任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农民的全局观念,强调为农民服务,并查处一批倒卖农资乱涨价的案件,理顺了群众情绪,达到了“知情、明理、顺气、鼓劲”的目的。1989年10月至1990年4月,我们针对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后,一部分农民群众怕政策变、集体观念淡薄,一些地方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开展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了国家观念、集体观念,达到了“稳政策、定人心”的目的。1990年10月至1991年2月,我们以“稳定、鼓劲、改革、发展”为基调,围绕“明方向、增信心”这一中心内容,继续抓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高农民社会主义觉悟的思想教育,同时对党员干部进行了六中全会《决定》的教育,抓了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今年,我们确定教育的主题是: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教育和发动群众,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进一步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艰苦奋斗。
2、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会自发地产生,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学文件、搞宣讲、作报告等形式,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讲好大道理,管住小道理。同时,要十分重视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教育。特别要充分运用群众身边、群众熟悉的人和事来进行教育,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在这几年的教育中,我们一方面继承了以往思想教育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请“三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农民)讲“三史”(村史、家史、创业史);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活动和文艺演出;组织算帐对比,举办实物、图片展览;发动中小学生配合宣传等等。另一方面,在教育中还创造了“百问百答”、“专题大讨论”、“百户农户谈心”等一些新的形式和方法。例如金华、宁波等地,邀请有关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就农民关心的粮食、农药、化肥供应,以及供电、供水等问题,直接与农民座谈,摆实情,讲政策,解“扣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教育中,各地还特别重视发挥典型的作用,市、县、乡各级都把本地一些突出的、有影响的先进典型,制成录像片,编成文艺节目,搞巡回放映、演出。
3、坚持虚实结合,以教育推动农村各项工作。
在社教中我们坚持就实论虚,以虚促实,既着眼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讲清道理,又落实行动,推动农村各项工作。一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注意发挥农民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采取多种途径,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据统计,1989年和1990年两年,全省仅收缴各业承包款就达5.75亿元。二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我省近几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是改革开放以后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时期。1989年和1990年,全省累计投工5.78亿工,完成土石方5.11亿方,其中85%以上投工是农民的劳动积累工。今年全省的水利建设又形成热潮。三是清理和整顿村级集体财务。清理和整顿财务,群众非常关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也很强。我们要求各地在有限目标、有限范围内加以解决,防止冲淡思想教育工作,陷入具体的经济事务中去。主要是清理村一级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的经济收支帐,收回拖欠集体款项,公布近一二年承包款收入使用帐,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四是开展“刹三风”(赌博风、封建迷信风、婚嫁丧葬大操大办风),“评三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刹、评、创”活动,农村中出现了“三多三少”,即遵纪守法的多了,赌博偷盗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相信科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
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抓好乡村两级干部教育
乡、村两级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重点抓好乡、村两级干部的教育,有利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密切党同农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坚定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利于在农村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组”,巩固、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成果。
对乡、村干部的教育,我们坚持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既严肃认真,体现整风精神,又热情帮助,防止出现过去那种“左”的错误做法。我们总结推广了金华等地开展乡、村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着重抓好五个环节:一是通过学习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七中全会文件,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有关著作,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群众观点,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找准自身弱点和不足,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各地都广泛开展学习焦裕禄的活动,总结本地区、本单位的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明确努力方向。四是党委领导广泛开展个别谈心活动,帮助大家端正态度,增强自觉性,在认真搞好个人小结的基础上,开好民主生活会,为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各层次的民主生活会,都由上一级领导参加,严格把关,防止走过场。五是针对干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向干部群众反馈通报。通过教育,广大乡、村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干部保持了比较好的精神状态,工作责任心增强,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现在,干部住乡下村,深入农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多了;组织纪律松懈,发牢骚,干私活的少了;工作上相互支持,协作共事,班子的团结状况好了。
我们还把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抓思想教育,促组织建设,重点是抓三条:⑴做好后进党支部的整顿和转化工作。1988年我省有900多个后进党支部,并且大多数处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贫困村,或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全省派出近5000名县、区、乡干部帮助这些后进党支部开展整顿和转化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后进党支部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全省后进党支部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比例由1988年的19%缩小到现在的6.7%。⑵加强村经济合作社的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们主要抓了“四个一”。就是选好一个班子,把那些自身廉洁、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领导班子;明确一个功能,赋予村经济合作社以管理协调、生产服务、经营开发、资产积累等方面的职能;建立一个积累机制,包括承包款上交、劳动积累工、农业发展基金和合作基金制度,以及乡镇企业的提留制度等等;形成一个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搞好作物布局、供种、育秧、植保、机耕、排灌等“几统一”的技术规模服务。目前我省已建村经济合作社近3.3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5%。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的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⑶抓好乡镇一级组织建设。一是完善乡镇干部任期目标责任期,健全年度考核、奖惩制度。到目前,全省已有90%以上的乡镇实行了干部岗位责任制。二是解决乡镇部分岗位,如组织委员、团委书记、妇联主任等的缺编缺职问题,完善乡镇干部聘用制,稳定乡镇干部队伍。三是逐步理顺乡镇各部门干部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各部门干部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
四、搞好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关键在于转变作风,加强领导
首先是组织落实,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从省委书记、省长开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社教十分重视,亲自搞调查研究,作动员部署,总结推广工作经验。每年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面开展前,省委常委都要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明确思路,制定规划,协调力量,落实分工。省里每年都确定一名副书记、几名常委分工负责这项工作,其他书记、常委也都积极配合。日常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省农村政策研究室为主负责,并抽调组织部、办公厅、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的同志组成办公室,具体掌握情况,指导全省的教育工作。全省11个市(地)、80多个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绝大多数地方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教育全面铺开后,从省到市(地)、县,都组成巡视组和检查组,由领导带队,分片包干联系,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以保证教育质量。
其次,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加强督促检查。为了使教育搞得扎实有序,我们坚持层层搞试点,培训骨干,取得经验,逐步推开。几年来,每年夏收夏种一结束,省、市、县各级都组织力量,挑选一批有较高思想政策水平、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由各级领导同志带队,一方面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乡村进行社教试点,一方面进行面上调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面上调查情况,确定当年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教育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同时制订工作标准,然后在全省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针对一些倾向性问题,通过召开电话会议,编发简报和实地督促检查等途径,及时加强指导。对每次教育我们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凡不合格的都要进行补课。
第三,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社教”以来,为了加强对社教工作的指导,每年我们都组织省、市、县三级工作组下乡帮助工作。1989年和1990年两年,全省基本上做到了乡乡有工作组,村村有工作队员。今年我们对全省3/5以上的重点乡镇派出了工作组。工作组下去以前,都进行严格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和试点经验,明确任务,并严格组织纪律。要求各工作组发扬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带铺盖,吃住在乡村,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工作组下去后,绝大多数同志能虚心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当地巩固发展集体经济,解决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受到群众的好评。粮食、农业、水利、供销、科技、银行等部门的工作组,还结合自身业务,在点上认真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本部门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梳理出一些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突出问题,研究措施,主动整改。
五、要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成果
我们发现,近几年来,有的地方只重视集中性教育,而忽视经常性教育。有的乡村的同志产生了依赖思想,一些平时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拖到集中性教育时来解决;有的群众对干部有意见,平时不提,说要等“冬天算帐”。我们首先注意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使大家懂得集中性教育是必要的,它能够解决一些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但经常性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项基础工作,有利于巩固和发展集中性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我们在社教工作中,十分注意把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强化经常性教育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一是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组成,他们是农村开展经常性教育的骨干队伍。许多地方在集中性教育中,通过培训、学习、辅导等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同时,各地还注意加强老年协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发挥它们在弘扬正气,打击封建迷信、赌博偷盗、虐待老人等歪风邪气方面的作用。
二是建设好一个思想政治工作阵地。这个阵地主要包括两方面:⑴以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和活动日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活动阵地。我省乡镇党校在1988年以前已有较大的发展,经过“社教”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现在全省已有90%以上的乡镇建立党校。各乡镇党校经常对干部和党员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党员活动室在“社教”中得到较大的发展,现在广大农村党员学习有教室,讨论有场所,活动有地方。党员活动日也逐渐健全起来,在我省6.8万个农村党支部中,已有5.2万个支部健全了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活动日。⑵以老人活动中心、青年俱乐部为主的农民活动阵地。“社教”中,许多地方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立了影视室、图书室、棋牌室、球场等活动场所,使农村中各层次的群众,工余时间有个健康的活动阵地。
三是完善一套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主要有:⑴工作组回访制度。省、市、县各级工作组不定时地回到“社教”工作过的乡、村去走走、看看、听听,了解社教成果是否巩固,农民群众在当前生产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这样,既加强联系,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又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推动基层搞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⑵党员教育、活动方面的制度,如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校、室、日”活动制度,党员联系户、责任区制度,双争目标管理制度,等等。⑶对广大农民进行教育的制度,如“刹、评、创”活动制度,报告员、宣传员活动制度,等。制度建立后,为了保证贯彻落实,许多地方还将上述制度的执行情况与基层干部的考核评比、年终奖惩结合起来,促进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