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特殊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特殊条件”
本报记者 段心强
前一阵,皮革市场疲软,河南项城县兰宝石制革厂却不:去年产值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利税12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4%。这个乡镇企业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厂里职工解答了这个谜:厂党支部书记王广明对群众情意深浓,像万能胶把工人们一颗颗心粘成一体。大家想在一处,闯过一道道难关。
王广明中师毕业,写过剧本,当过项城县驻深圳的代表,文人的幻想与商人的讲求实际互相矛盾又相互激励,使他目标远大而又工作扎实。
家乡孙店很穷,农民全在土里刨食,年头干到年尾,还有不少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可那里是全国著名的皮毛交易市场,招引着全国各地皮革厂到这里收购皮子加工,把自己的“摇钱树”栽到了人家地里。王广明在深圳几年,悟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些道道。他一跺脚回家乡办皮革厂,带领乡亲父老致富。
乡里办厂,最缺的是技术。听说上海有的是能人,腊月25日,他赶到上海,走访清浦、红卫、红星等许多皮革厂,得知黄春元是退休的“皮革大王”、旧社会皮革行业的“四小鼠”,精明、强干、技术好。王广明5次登他的家门,他家属总是说“不知他在哪里”。直到除夕,怕再登门烦人,王广明留下一封信,暂返项城。信中情真言切,打动了回家过春节的黄春元。
接着,从上海、重庆、江苏、河南等地来了27名专家。这些人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王广明不但掌握了制革的技术,还研究成功生产骡马修面革的特殊技术,使这两种皮革的利用率提高45%。
王广明与工人情同手足。他招工有个“特殊条件”:家穷。先要孤儿孤女,再要困难户子女,最后才要一般农户的子弟。他们全厂97人,其中有17名孤儿、41名困难户的子弟。他们好多年过三十还没成亲,光棍汉子的后备名字中已有了他们的名字。这些人在工厂里如鱼得水,干活认真、卖力,收入相当可观,提亲的接连不断。
转业军人张国良,一表人才,也很本分,就是因为是孤儿,又穷,36岁了,还没有找到媳妇。他当了工人几个月就有姑娘找上门来,并马上结了婚。
王广明还千方百计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厂里人数有限,不能有困难就进厂。为了解决大伙的困难,他发动工人搞调查,把没有生产门路的困难户集中起来,给他们资金,让他们给厂里代购皮子,按收购数量付给报酬。
现在,项城、上蔡、商水等3个县的8000多个困难户为他们收购皮子,逐步都脱贫致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