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回民村的“民族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回民村的“民族政策”
李庆华
从“牡丹甲天下”的古曹州——山东菏泽市驱车向北,穿过一片茂密的苹果园,你会看见一个由鳞次栉比的小楼房和平展宽阔的柏油马路组成的村庄——这就是被誉为“鲁西南的一颗明珠”的西马垓回民村。
这是一个拥有540多户人家的村庄。别墅式的小楼,轰鸣的机器声,穿着新潮服装的村民和不少门前停放的汽车、摩托车,显示着它的富裕程度。
“来,不要光看现在,先看看我们的从前”。村党支部书记,40多岁的回族汉子李振德把我们领进了村史陈列室。他指着几张发黄的照片:“七八年前,我们还是个‘三靠’村庄,每年要吃返销粮6万公斤,年人均收入只有30元,那时村里没几栋浑砖到顶的房子。”
西马垓回民村的巨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落实,西马垓村民发挥特长,由过去土里刨食,转向牛羊屠宰和皮毛加工。村里先后建起了肉类加工厂、青猾皮成衣厂、山羊皮革厂、皮毛玩具厂,向国外出口皮毛玩具。集体积累500多万,人均收入去年已达1200多元。个体经济也有极大发展,涌现出不少10万元、几十万元的致富大户。村里办起了回民小学,建了小电站,集体购买了大小汽车十几部。80%的村民盖起了楼房,彩电、摩托车基本普及到家家户户,连汽车、录相机,也开始进入农户家庭。
李振德说:别的村致富主要靠党的政策,我们回民村还多一条,除了靠党的政策,还要靠民族团结。他告诉我们,西马垓是个以回族为主的回汉杂居村,汉族91户,300多人,占全村人口15%左右。村周围全是汉族村庄。西马垓开始起步时,建厂没资金,村里汉族群众和周围汉族村的老大哥集资支援他们;搞运输要修路,又是周围的汉族同胞出义务工,帮助修好通往城区的路;工厂建起后缺劳力,开始村里担心汉族青年不愿到回民村干活,没敢张口,村里汉民兄弟听说后,主动到外村,亲串亲、友找友,一下动员来了200多青年,解决了大难题。
现在西马垓回族群众靠屠宰和加工皮毛富起来了,相比之下,周围村庄和村里的汉族群众由于不善屠宰,致富门路窄,落后了一些。西马垓回族同胞没有忘了他们,村里专门订了5条规定:第一,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汉族同胞对自己的帮助,要对汉族同胞高看一头;第二,村委、支部、工厂班子里要有汉族成员;第三,同等条件优先安排本村汉族同胞就工;第四,同等条件优先安排本村汉族同胞用车、盖房;第五,对外村来西马垓工作的汉族青年,奖金比本村回族职工高30%。因为西马垓汉族人数少,大伙称这几条是照顾“少数民族”的政策。
我们感到这几条“民族政策”很有趣,就悄悄问身旁的回民群众:“‘政策’落实得怎样?”
他们兴奋地告诉我们:村里说到做到,不到两年全村汉民全部实现了瓦房化。所有的汉族青年都有了合适的工作。几年中西马垓村无偿支援外村致富资金5万多元,为周围村庄培训皮毛制革技术员80多名。汉民连兴甲得了重病,因花钱太多,本不想治了,回民同胞不依,没钱大家凑,硬是把他送到北京,住进了医院。回民小学缺一名教师,党支部在众多的应聘者中选中了汉族青年李红举,小伙子干得挺出色,被评为优秀教师。
村领导这样,普通群众更是把团结看得重,10多年来村里回汉群众没有发生过什么吵嘴打仗的事。回汉村民中认干亲的就有十几家。
鄄城县一位孤身汉族老汉于大海,曾到西马垓帮过一段时间的工。回去后还是生活无着,西马垓回族群众听说后专门开了会,决定把他接回来落户。
现在于大海成了西马垓集市上的一名交易员,他逢人便讲:“真是回汉一家亲!”
西马垓村党支部连续4年被地区评为先进党支部,村庄被省里、国家民委评为文明村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