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那个时代的缩影——《萧红全集》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6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那个时代的缩影
——《萧红全集》读后
肖凤
今年是萧红诞辰80周年,她的故乡——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出版社出版了《萧红全集》。这是迄今为止为萧红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全集。
萧红是我国30年代的知名女作家。她1911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幼年丧母。十六岁时,离开呼兰县,进入哈尔滨市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在此期间,对美术和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33年,在东北进步作家的带动和影响之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4年在青岛,写完了成名作——长篇小说《生死场》。同年的10月,离开青岛到上海,结识了鲁迅与许广平先生。从此之后,萧红的创作、生活等得到了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之下,《生死场》得以作为《奴隶丛书》之三,于1935年的12月在上海由容光书局出版,鲁迅先生亲自为它写了序言。《生死场》的出版,填补了当时上海文坛抗日题材小说的空白,因而立刻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轰动。正如许广平先生后来所说的:“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与惊动,因为是那么雄厚和坚定,是血淋淋的现实缩影。”(《追忆萧红》)
《生死场》出版之后,萧红继续写作,写出了不少优美的散文作品与短篇小说。1938年初夏,辗转流亡到香港。在香港期间,她继续写作,完成了最能够体现她的思想与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这时已患重病的萧红,不堪忍受颠沛流离之苦,终于在1942年的1月,逝世于香港。时年只有31岁。
萧红的确是一位命运多舛,经历坎坷的女作家。她又是一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女作家。
我觉得这套《萧红全集》的最大优点,也可以说是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一个“全”字。它比以往的任何选本(包括笔者的)编得都全。它的编者们把现在能够找得到的萧红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都收入进去了。正如本文开头所说,这是迄今为止出版的第一部《萧红全集》,它为以后的研究者、文学史家和广大的读者们,提供了或阅读,或研究的极大的方便。这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