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群雁高飞头雁领”——向党支部书记王喜贵同志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7
第1版(要闻)
专栏:

  “群雁高飞头雁领”
——向党支部书记王喜贵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
滚滚激流,又涌托出一个大写的名字:王喜贵。
王喜贵同志,黑龙江省海林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在洪水袭来的紧急关头,为了他人的安全,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乡亲们痛悼他,不仅仅因为他在抗洪斗争中的壮举,还因为他是全村人难得的好领班。他为了带领群众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宁可个人吃亏,放弃一年收入五六千元的“甜活儿”不干;他为了发展集体事业舍生忘死,几次身负重伤;他只顾大家,不顾小家,时刻把群众的困难记心上,连续两年应得的报酬也不拿;他和支部委员会一班人带领群众团结奋斗,仅4年多时间,就使全村人均收入从600元增加到1100元,成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示范点。这样有开拓精神、实干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好支书,哪个不敬,哪个不爱?像王喜贵这样优秀的基层党支书,是我们党的无价之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需要大批王喜贵式的好支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所以坚强有力,一方面是因为党有符合中国实际的、为全国人民谋利益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党有强大的组织系统,在社会各类基层组织中起着政治核心作用。全国数百万基层党支部大多数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同有一个好的或比较好的支部书记是分不开的。支部书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党的事业不断开拓进取,为人民的利益忘我地辛勤工作,就能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创造出可歌可颂的业绩。
处在各条战线第一线的基层支部书记是很辛苦的,广大农村的支部书记则更加辛苦。他们要为全村人的生产、生活操心,又要管自家的责任田、柴米油盐,往往需要比国家干部付出更多的辛劳和牺牲。在一个村里要找出一个既公道正派、又能干肯干、为群众拥戴的支书不容易。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还是有很多像王喜贵这样的好支书涌现出来了。“群雁高飞头雁领”,这些好支书是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的骨干力量。上级党组织应当积极发现和培养这样的好支书,并且满腔热情地爱护他们、支持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支部书记”确是一个重要岗位,它是组织党员为实现党的路线而奋斗的核心,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带头人。在庆祝建党70周年前夕,本报同几家兄弟党刊举办了《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征文,报道、表彰了200多位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王喜贵同志是又一位突出代表,他就在自己的岗位上殉职。在这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越多,社会主义建设就越红火。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密切联系群众。王喜贵同志感人事迹的报道,为党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的支部书记们提供了又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通过对王喜贵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必将进一步推动对“七一”讲话的学习和贯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