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金盒子”诈骗为何能得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6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追踪

  “金盒子”诈骗为何能得逞
今年春节前后,本报收到一封自称要“报国献宝”的来信。写信人叫孟思义,是湖北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王营村人。他在信中说:“我手中确实保存有一件存在外国银行25亿美元的存款凭证,现装在金盒内。我要求取回这笔存款。”
这是一封带有明显欺诈性质的来信,为不使它在社会上造成更坏的影响,我们与湖北老河口市有关部门及时取得联系。
老河口市公安局的同志告诉我们,已查清孟思义是一个打着办理“金盒子”的幌子,搞诈骗犯罪活动的诈骗团伙首犯(这个团伙共有7名案犯)。
孟思义,男,今年50岁。1977年他当村会计时,曾因犯贪污罪被判刑,1983年被释放。1986年,孟从事承包业务期间,结识了河南社旗县大梁庄村村民焦增海等人,他们合伙设计了“金盒子”骗局。
他们谎称要取出这笔25亿美元的巨款,费用需承办人承担。款取出后,有功人员可获10万元至100万元的奖金,可以农转非。从1988年开始,孟思义一伙在湖北省就利用这些骗人的鬼话进行诈骗活动。据初步查证落实,他们先后诈骗251人,诈骗金额达30余万元。孟思义一伙诈骗得手后,将诈骗款大肆挥霍,仅孟1人就挥霍18万元。他用这些钱买房子、更换高档家用电器设备,租车到各地游玩。
“金盒子”诈骗败露了,孟思义犯罪团伙正在受到法律的审判。然而,这个案件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贪图便宜、幻想侥幸成功,使一些人成为上钩之鱼。孟思义一伙编造的“金盒子”谎言,本来漏洞百出,但为何能使许多人上当呢?原来,犯罪分子利用了一些人想农转非、发财、被招工的心理。
丧失警惕,轻信谎言,使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受骗。老河口市水泥制品厂的韩振民,1990年10月接任厂长时,厂里欠外债800多万元,职工工资都发不出。诈骗团伙骨干焦运斌找到韩说:“如果你能入股投资1万元,等金盒子的事办成后,给厂里1000万元帮助发展生产。”韩便信以为真,将厂里用于买煤的1.1万元交给了焦运斌。
受害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桩诈骗案从发案到被侦破,仅有1人主动向公安部门报案。相当一部分人在公安人员找他们调查核实时,还极力否认自己被骗。老河口市孟楼镇柴岗村农民柴国年,为将一家7口农转非,先后交给孟的同伙陈玉荣7000元,其中3700元是高息贷款。两年多过去了,农转非没有一点音讯,可柴国年已负债累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是去公安部门报案,而是多次找陈玉荣哭诉,苦苦哀求还钱,但毫无结果。
 湖北省信访办公室 陈洪武 胡长华 本报记者 周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