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学习毛泽东坚定的唯物史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8
第5版(理论)
专栏:

  学习毛泽东坚定的唯物史观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范忠程
唯物史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青年毛泽东就已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20年代初,毛泽东和其他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这一科学的方法论,考察中国的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大革命失败后,他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估量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动,提出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进军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复兴和发展革命的正确途径。井冈山斗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针对根据地和红军党内所表现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思潮和机会主义错误倾向,及时提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随即开展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教育,号召全党“洗刷唯心精神”,“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使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此后,毛泽东在反对机会主义、特别在反对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主观主义的斗争中,总结历史经验,写下了充满唯物主义战斗精神的《实践论》和具有辩证法彻底革命思想的《矛盾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思想路线。
当今历史的新时期,学习毛泽东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前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唯心史观也随之猖獗起来,一些搞自由化的“精英”借此在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兴风作浪,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路线和政策。例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中央遵循唯物主义路线,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但是,有人肆意污蔑这个方针,说它只有“四肢”,没有“躯干”和“灵魂”,是不“完备的现代化”,叫嚷要像“五四历史启示”的那样,当务之急是“开展一场广泛、持久、深入、彻底的新启蒙运动”,企图在指导思想上使中国现代化偏离唯物史观的方向。
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力军,也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对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也有人斥之“是僵死的历史公式”,而要换之以“历史是人人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这种似是而非的命题。在这种唯心史观的导向下,中国历史上的奴隶暴动、农民起义被否定,太平天国运动被攻击为“历史发展的阻力”;甚至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正义战争和历史上的军阀战争混为一谈,笼统说成“表现出惊人的破坏力和残酷性”,“不像有些理论说的那样具有什么革命意义”。此外,还有人用抽象的人性论、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历史宿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来研究文艺、解释历史和观察社会生活,等等,这些错误思想在思想理论界一度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非常隐蔽复杂,没有明显的阵线,没有固定的战场,看不到火光和硝烟。在这种困难的战斗中,我们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毛泽东坚定的唯物史观立场,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