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九月九日的怀念——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白土吾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8
第7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九月九日的怀念
——访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白土吾夫
本报记者 于青
随着9月9日的到来,在一衣带水的扶桑之国出现了如下的情景:中国人撰写的有关毛泽东主席的回忆录,在书店里不难找到各种译本;日本记者去韶山采访的通讯、报道,《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发行的消息,接连出现在报刊上。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所会见的外宾中,据悉以日本人士为最多。然而岁月如流,其中多次见到过毛泽东主席、现在仍活跃在日中友好事业中的日本人士已寥寥无几了。经外交界朋友介绍,记者在毛主席逝世15周年前夕造访了白土吾夫先生。这位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专务理事,迄今已访华128次,曾6次见到过毛主席。
白土吾夫先生的办公室坐落在东京都繁华之区有乐町的一幢大楼里。寒暄数语,先生便沉浸在往事的追思之中。
1959年10月21日,白土先生在中南海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当时身为日本各界祝贺中国国庆10周年访华代表团的一员。第一印象是难忘的:“毛主席身材高大,看他时须仰视;毛主席的手很大,又很温暖……”
第二次见到毛主席,是1960年6月21日,毛主席在上海锦江俱乐部接见日本文学代表团。这次会见时间较长,毛主席从自身的经历谈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谈到支持日本人民的爱国斗争。“毛主席是有问必答,而且滔滔不绝。”会见中毛主席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当中谁是最没有地位、没有名望、没有财产、年龄最小的?”白土吾夫举起手。毛主席说:“那么你一定是做的工作最多。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做的工作最多。现在我有了地位,出了名,生活上无忧无虑,做工作不如从前多了。你要继续努力,多做工作。”毛主席这番话,白土先生至今记忆犹新。
第三次见到毛主席,是1962年中国的国庆节。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外国来宾,同包括白土先生在内的日本朋友一一握手表示欢迎。参加会见的还有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
最难忘的是第四次见到毛主席,那是1965年11月25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同时被接见的有中岛健藏夫妇、白土夫人等。这次是白土先生第21次访华。毛主席对白土夫人说:“白土经常来中国访问,夫人在家一定会感到寂寞的。白土是为人民工作,夫人要支持帮助他。”白土夫人中文很好,听了激动不已,流下热泪,她用中文同毛主席交谈起来。毛主席谈到国际形势、中国国内形势、文艺界情况时说:“如果你们看到中国有缺点,请毫无顾虑地提出来,也可以直接向我说。”谈到文化交流,毛主席说“文化交流的工作很重要,有许多工作要做,也有许多困难。希望你们克服苦难,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继续努力。”白土先生颇有感触地回忆说:从毛主席言谈自己身世中知道,他对自己的母亲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说自己对文学艺术感兴趣,受益于母亲的支持和影响。
另两次会见分别在1969年的6月和10月,白土先生和毛主席只是握手问候,没有长谈。
记者请白土先生谈谈对毛主席的评价。“毛主席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从文化方面而言,他是诗人、书法家、作家。毛主席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已故前会长井上靖先生多次说过,新中国的建立是本世纪的伟大创举。”
“如果没有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难以想象世界历史将怎样演变。中国是保卫和平、防止战争的最重要力量。”
“对于日本,毛主席的方针是把日本军国主义同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指出战争罪责在于日本军国主义,日本人民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日中之间各方面交流在邦交正常化前就能起步,缘于毛主席的方针英明。”
说话间,白土先生拿来一本日文版《毛泽东选集》,翻到其中一页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读到如下一段,感触尤深:“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15年过去了。白土先生拿出当年协会编辑出版的追悼毛泽东主席逝世的特刊,边翻阅边说,写悼念文章的一些人也故去了。这位年逾花甲的日本老人谈起15年前的9月10日就在这间办公室里流着眼泪收听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忙于接待新闻界采访的情景时,怀念的思绪和悲痛的心情溢于言表。
                 (本报东京9月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