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李鹏总理最近四次召开座谈会 商讨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09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最近四次召开座谈会
 商讨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企业
关于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问题,要说三句话: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句话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徐耀中)国务院总理李鹏最近接连四次召开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听取部分企业的厂长、经理或党委书记,工人、技术人员以及经济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同他们一起分析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研究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政策措施。
出席座谈的同志认为,党和国家当前着力解决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把这些企业搞好,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李鹏总理同部分企业负责人的座谈是在8月29日、30日分两次进行的。16个企业的厂长、经理或党委书记参加。他们中有来自重工行业的,也有来自轻工行业的;有来自沿海地区的,也有来自内地的;有来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也有来自经济效益一般或较差的企业;有来自搞得比较好的企业,也有来自目前困难比较多的企业。座谈中,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围绕如何解决当前企业产成品积压,如何摆脱“三角债”的困扰,如何改革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克服企业存在的吃“大锅饭”等问题,如何实现企业合理分配,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如何提高企业效益等问题,介绍了各自企业的情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要求。李鹏总理则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家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已经或者准备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决策和措施,征询了他们的意见。
9月7日举行的李鹏总理与工人代表的座谈是在热烈和亲切的气氛中进行的。来自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名职工代表参加了座谈。
这些来自生产第一线的轧钢工、挖煤工、采油工、挡车工、修理工、营业员、司机长、工段长、经济师、变电站站长、工程队队长、商店值班经理、工人技师等,为有机会直接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情况、反映意见,参与国家大事的议论,感到特别高兴。座谈中,李鹏总理不时询问工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职工的生活情况,工资奖金怎样分配?对住房改革有什么意见与要求?工人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得怎样?工人代表发言非常踊跃,有的从自己碰到的实例说起,有的从本企业职工反映说起,摆事实,谈感受,提建议,无拘无束,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把最想说的心里话讲给李鹏总理听,质朴实在。李鹏总理说,大家谈的意见很重要,在今后决策中一定要加以认真考虑。他说,关于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问题,要说三句话,即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句话。
9月9日,李鹏总理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这些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转换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李鹏总理最后说,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我们要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从这几个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企业界、理论界对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问题从不同角度谈了看法,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影响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的效益,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要考虑到问题有历史的原因,考虑到现实条件,采取积极与稳妥的措施。一方面企业应该下大力气,千方百计挖掘自身的潜力,加强企业管理,改革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面向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一心一意为企业着想,积极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他说,尽管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难度不小,但只要我们各方面共同努力,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大有希望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田纪云、李铁映、邹家华、倪志福、王丙乾、宋健、李贵鲜、陈希同等领导同志分别出席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罗干、陈锦华、袁木、马洪等各部委的负责同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