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在抗洪救灾报告大会上的讲话 1991年9月11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在抗洪救灾报告大会上的讲话
1991年9月11日
  王忍之
同志们:
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今天在这里举办抗洪救灾报告大会。
这次来京给首都人民作报告的,有安徽省的14位同志,江苏省的13位同志,南京军区和武警的6位同志。这33位同志都是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栉风沐雨、摸爬滚打过来的。他们中有指挥这场特殊战斗的省、地、市、县和部队的领导干部;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先进人物;有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抢险在前、撤离在后,以实际行动实践我党我军宗旨的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子弟兵。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动人的抗洪救灾的英雄模范事迹。我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代表今天在座的党政军机关干部和工人、市民、学生、战士,向报告团的全体同志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在抗洪救灾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并表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灾区军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我们的报告会前,江泽民、李鹏、万里、李瑞环和田纪云、李铁映、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江泽民总书记对大家说,中国人民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大的灾难面前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灾区的党政干部、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广大群众万众一心,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他对报告团寄予很大的期望,并预祝同志们取得成功。大家可以从中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这次抗洪救灾报告活动是十分重视的,对灾区人民是极为关怀的。
刚才,听了6位同志作的内容丰富、事迹感人的报告,我和大家一样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们那种在灾害袭来时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学习和发扬他们那种在严峻考验面前自觉舍小家、保全局的奉献精神;学习和发扬他们在对待人际关系上那种团结互助、风雨同舟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学习和发扬他们在抗灾救灾、重建家园过程中始终坚持的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首场报告会以后,报告团还将在首都的大专院校、企业、机关作报告,各地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抗灾救灾报告活动,充分运用群众在抗灾斗争中创造的英雄业绩,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中应该精心抓好的一件大事。
这次波及许多地方的严重自然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考验了我们党,考验了我们人民,考验了我们的军队。抗灾救灾中涌现的大量先进模范事迹,生动地展示了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展示了党群、干群、军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和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自尊、自信的强大凝聚力。“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这次抗灾斗争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任何困难、考验面前都是不屈不挠的,都能紧紧地同人民站在一起,依靠人民的力量克服困难,夺取胜利。认清和坚信这一点,对我们当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次响彻云霄的抗洪救灾英雄赞歌,是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的。人民群众参与了抗灾救灾、捐款捐物及各种支援灾区的实践。要组织赴灾区参加医疗、演出、采访活动的同志,组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从灾区归来的学生,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实,通过座谈、演讲、征文等形式广泛加以传播。要进行新旧社会的对比,使广大群众从中看到,在大灾害面前,唯有共产党、解放军是人民的靠山,唯有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力挽狂澜。
我们要通过普遍宣传抗洪救灾中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把精神力量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大灾促大干,抓好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各方面的工作。我们要认真巩固和发展在抗灾救灾中经受了考验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军民关系,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发扬抗灾救灾中那样一种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治理水灾和其他各项工作中,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廉洁勤政的模范,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多办一些实事。我们坚信,经历这场罕见灾害考验和锻炼的灾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定会更有成效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万众一心,励精图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