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加大机车牵引力 编组实现自动化 科技攻关使铁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重载运输和客运技术装备两大课题均有突破性进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0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抓科技攻关 促经济繁荣

  加大机车牵引力 编组实现自动化
 科技攻关使铁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重载运输和客运技术装备两大课题均有突破性进展
本报讯 记者杨涌报道:往返于上海——南京的旅客都会发现,从去年开始,沪宁线上新添了一种漂亮新奇的旅客列车。这种给人耳目一新的空调双层式旅客列车,除去它外表的与众不同外,更以其60%增幅的载客量担负起了疏缓这段繁忙干线的重任。
铁道部的专家介绍说,在车体造型、转向、制动诸多方面采用大量新技术的这种客车,开行两辆相当于普通客车三辆的载客量,而且其旅行舒适度大为提高。这是我国“七五”期间客运技术装备科技攻关的一项重大成果。它从1990年8月运行以来,已安全行车25万公里,累计运送旅客达230万人次。铁道部不久前作出决定,在今年安排5列该种列车的生产计划,以便尽快在我国铁路繁忙干线和区段投入使用。
这,仅仅是我国“七五”期间铁路科技攻关55项位列国内外先进行列的成果之一。
铁路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建国40年来,无论在建设规模,还是速度上都得到了迅猛发展。横贯东西、纵接南北的成百上千条支、干线,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大动脉”。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运输能力不足与运输量日增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我国铁路运输生产。据统计,总长5.3万公里的铁路,承担了全国70%的货运周转量、60%的客运周转量。南粮不能北运,北煤难以南调,买票难、乘车难,人们已习以为常。国家财力不足,铁路发展有限度,如何尽可能在现有设备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的潜能,成为我国铁路“七五”科技攻关的首要课题。
立足点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加大机车牵引力,发展货车重载技术,扩大客车编组,提高行车速度;一是加强编组站的自动化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围绕扩能这一中心课题,在国家计委、科委和财政部的有力支持下,铁道部所属各企业、路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20多个单位,近千名科技人员,与生产紧密结合,潜心攻关。五年间,科技的“神臂”捧出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货运重载运输科技和客运技术装备两大科技课题,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发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重载运输技术的综合能力与水平正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发展重载组合列车为主要目标的重载成套技术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七五”末期,我国铁路货物列车平均牵引总重已达到2414吨,其中由两台机车牵引的组合列车牵引总重达7000吨,大大高于70年代不足2000吨的牵引水平。北京铁路局管内开行重载组合列车6000列左右,五年间,多运煤炭约2000万吨。1990年夏天,在取得多项成果的基础上,大秦线大同至茶坞区间还成功地组织了万吨组合列车大型试验,标志着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已经跨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
号称亚洲第一的大型编组站——郑州北编组站现代化改造工程引人注目。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拥有了一个作业量和作业效率均居世界第一位、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大型编组站。这个站从1986年开始,仅用3年的时间就使复杂庞大的作业和管理系统全面实行了自动化,使日办理车数超过24000辆的设计能力,达到25768辆,年增经济效益近亿元,相当于改造工程投资的四倍,成为铁路行业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成功范例。
提高机车牵引能力一直是铁路运输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攻关成果得到工业规模的转化。在“六五”解决货运机车的基础上,“七五”开发了时速140公里、功率达3020千瓦韶山5型客运电力机车和3040千瓦东风9型客运内燃机车,形成了系列产品,使内燃、电力机车占全路机车总量从“六五”的34.8%提高到“七五”的53.8%,牵引里程由28.2%提高到43.2%,结束了我国蒸汽机车生产的历史。“七五”期间货运列车平均牵引总重由2211吨提高到2414吨,在全路新增营业里程仅为1.02%的情况下,客货周转量都增加了47.52%,获得了重大效益,为“八五”期间完成准高速的建设和开展高速铁路牵引动力的科技攻关作了技术准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