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经济问题——波兰政府的头号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1
第7版(国际)
专栏:

  经济问题——波兰政府的头号难题
  朱富贤
8月30日,波兰总理别莱茨基因政府提出的1991年国家预算修正案遭到各党派议员们的反对而向议会提出集体辞呈。次日,议会以211票反对、114票赞成、28票弃权拒绝了这一辞职要求。这样,别莱茨基政府须任期到今年秋天的议会大选。
别莱茨基政府于今年1月12日组成,是1989年9月团结工会执政后的第二届政府。别莱茨基总理当时在施政演说中提出,要继续执行上届政府制订的经济纲领和紧缩银根、限制消费的政策,建立市场经济;注重小私有化经济,准备实现全面私有化和培育资本市场;增加农业投资,扶植农业出口,保护农民利益,等等。
但是,8个月来,通货膨胀虽得到一定控制,但经济状况没有好转,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工业生产继去年下降25%之后,今年上半年又下降9.3%。这是“多年来罕见的现象”。受此影响,国库收入大幅度减少,今年的财政收入预计将减少62亿美元,财政赤字将高达24亿美元。随着工厂倒闭和裁员,大批工人失业,失业人数已达170万。据官方预测,到今年年底,失业大军将逾200万。同时,外贸出口直线下降,逆差约13亿美元。据波兰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材料,1990年与1989年相比,波兰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24%,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减少40%,在3800万总人口中,有800万—12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上。5月初进行的一次社会抽样调查表明,80%的人认为“经济形势很糟”。一年前,对团结工会的信任率为75%,而今已降到41%。
经济困难加剧了社会不满情绪。近几个月来,群众集会游行、工人罢工、农民抗议的浪潮此起彼伏,连团结工会的会员和活动家也参加到了抗议行列。与此同时,随着议会大选临近,现政府的经济政策日益受到各党派的批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别莱茨基政府提出了辞职。
自1989年夏团结工会执政以来,波兰经济形势一直严峻。以马佐维耶茨基为首的第一届政府实施以遏制恶性通货膨胀为主,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纲领。虽然在控制通货膨胀、缓和市场供需矛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却付出了远远超出预料的巨大代价:生产全面萎缩,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社会贫困加剧,政府因之失去了社会的信任,执政仅15个月即下台。如今,别莱茨基政府的辞呈虽被议会多数否决,但是,面对成堆的经济问题,人们看不到政府能拿出什么有效的对策。就连波兰经济纲领的设计师、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巴尔采罗维奇最近也认为,如果今年政府不能控制财政赤字,那末,明年波兰财政状况“将更为艰难”,波兰经济正经历着近一年多来“最困难的时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