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接受意大利《时代》周刊记者采访 李鹏总理谈对外关系国内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2
第1版(要闻)
专栏:

  接受意大利《时代》周刊记者采访
 李鹏总理谈对外关系国内形势
●意大利总理访华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
●中国和西欧没有理由不友好合作
●中国对坚持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对苏联继续执行睦邻友好政策
●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主张
●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为柬埔寨问题政治解决在望而高兴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鹏于9月9日在中南海接受意大利《时代》周刊记者斯特拉诺的采访,就中国和意大利、西欧的关系,中国国内形势以及国际和地区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意大利总理访华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
记者:在安德烈奥蒂总理即将访华之际,您如何评价两国合作的情况?怎样估计双边关系今后的发展?
李鹏:中国政府和我本人热烈欢迎贵国总理安德烈奥蒂来华访问。这次访问将标志着中意关系的正常化,并将使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和意大利建交至今已21年了,应该说,21年来两国关系总的发展是顺利的。我们对此是满意的。意大利曾一度成为中国在西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此外,两国领导人也有过较多的交往。我本人也有幸在1986年夏天访问过意大利。我就是在那次访问期间结识了意大利现任总理安德烈奥蒂的。意大利灿烂的文化艺术、人民的好客和工业的发展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令人颇为遗憾的是,1989年以后两国关系一度疏远了。不过,这段时间不长。后来我们两国的关系又逐步恢复。特别是今年5月,贵国外交部长德米凯利斯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现在,安德烈奥蒂总理又即将来访,这标志着两国关系不仅实现了正常化,而且还会继续发展。我期待着同安德烈奥蒂总理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进行深入的讨论,相信这将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外交方面。
2、中国和西欧没有理由不友好合作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和西欧之间的关系?
李鹏:中国和西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我们没有理由不合作,没有理由不友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潜在的巨大市场,这对西欧也是有吸引力的。至于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方面,中国和西欧国家当然并不相同。要求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信奉一个价值观念,实行一种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撇开这些差异,找到彼此的共同点。这样,我们就能进行很好的合作。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求同存异”。既然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就应该有这样一种信念和精神——我们能够和平相处。而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则应由各国人民自己选择。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3、中国对坚持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记者:东欧45年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似乎已经解体,这对中国有何影响?
李鹏: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总是要经历曲折的过程。比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就经过了长期的反复;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也经过了复辟与反复辟。同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某些曲折,也是一种正常的历史现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坚持自己的信仰;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坚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能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过去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有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历史。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我们要实现现代化,要使国家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人民的收入得到比较公平的分配,唯一的选择就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点是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共同接受的,也是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摸索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因此,我们对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同时,我们也愿意同世界上与我们制度不同的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记者:您对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崩溃是有预感,还是感到突然?
李鹏:用“崩溃”这个词也许并不太准确。欧洲一些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生这样的变化,恐怕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的原因。而且这种变化是不是会给这些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给那里的人民带来幸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所以,我只能告诉你,我们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继续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这个制度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繁荣、幸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力得到增强。
4、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记者:您对2000年的中国有何期望?经济开放能否在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实现?
李鹏:对于未来的蓝图我们只能作些设想,要确切预测几十年之后的事情,恐怕是不大现实的。中国用40年的时间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全世界22%的人口,保证人民有饭吃、有衣服穿。我们制订了今后10年的发展规划,也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在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保持6%的年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有进一步改善,达到“小康水平”。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再用30到50年的时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时,中国可能将有15亿人口,中国的综合国力将会大大增强。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将说明,中国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即使到了那时,我们也并不希望打倒谁或消灭谁,我们只希望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和平友好地相处,我们决不会搞霸权主义。
至于你说到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我认为二者之间是互相关联和相辅相成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很难深入下去。
具体说来,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二,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中国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议政党,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进一步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批评和建议的作用。也就是说,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主人翁的作用。所有这些都需要在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记者:那么,是不是即使在民主发展到更高程度的将来,中国也不搞多党制?
李鹏:是的。西方的“多党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正如我前面所说,中国现在也是存在多党的,但所有的民主党派都是参政、议政,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党。这种形式将继续保持下去。
5、对苏联继续执行睦邻友好政策
记者:苏联的瓦解和新独立国家的成立对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和北方边境地区是否会产生影响?
李鹏:首先,我想谈一谈中苏关系。中国和苏联是有着7000多公里共同边界的邻国。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苏联国内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执行睦邻友好政策,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至于苏联发生的变化是不是对中国一点影响都没有,我想影响会有一些,但不大。因为,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苏联在许多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此外,中国现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各民族团结。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8%。尽管这个比例不大,但少数民族根据宪法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待遇。中国各民族间关系很好,彼此和睦相处。
在中国的东北部,我们和苏联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有共同的边界;在西部,我们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苏联的几个共和国接壤。苏联的这些共和国和中国相应的地区之间一直有着友好、正常的往来,如贸易、旅游等,边民间彼此相处得很好。相信双方今后也仍将坚持睦邻友好,因为这对双方有利。总之,不管苏联局势如何变化,也不会影响中国边境地区的稳定。
去年9月从中国的乌鲁木齐到苏联的阿拉木图之间的铁路线在中国境内已经开通460公里,在阿拉山口将苏联的中亚部分和中国的新疆连结了起来,形成第二座欧亚大陆桥。这说明,中苏两国边境地区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条路线从中国的海岸起始,经过苏联延伸到欧洲;和第一座欧亚大陆桥相比较,距离缩短了许多。也许意大利以后运载货物也可以多利用这座欧亚大陆桥。
6、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主张
记者:您对苏联领导人关于召开亚洲“赫尔辛基会议”的建议有何评价?对平壤和汉城的未来持何立场?
李鹏:关于苏联的那个建议,我认为,首先不能把欧洲的模式移植到亚洲。欧洲有欧洲的情况,亚洲有亚洲的情况。欧洲有个欧安会,但要在亚洲召开这样的会议,就必须得到亚洲国家的赞同。
至于朝鲜问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的友好邻邦,两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看到,朝鲜人民在祖国建设事业中不断取得成就。最近,朝鲜北南双方各自作出决定,申请加入联合国,并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我们对此感到高兴。我们十分关心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与稳定。因此,对一切有助于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与稳定的事情,我们都持欢迎态度。我们认为,金日成主席提出的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个政府”的基础上以联邦制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主张是现实的,也应能够为朝鲜北南双方所接受。所以,中国支持金日成主席的这一主张。
7、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记者:现在台湾有一种强烈的独立倾向,香港也存在人员大量外流的情况,您对此态度如何?
李鹏:首先说香港。恐怕你讲的情况是被夸大了。这种情况即使有,也只是暂时现象,并且数量并不大。事实上,现在香港的情况恰恰相反。由于中国和英国签署了《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今后香港将更加稳定和繁荣。人们的信心增强了。不仅那些一度离开的人会回来,而且国际上还将有更多各种各样的公司到香港去投资。这次梅杰首相访华时,中英两国政府重申了要保持香港长期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标。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很清楚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点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至于所谓台湾岛内“强烈的”独立倾向,这恐怕也不确切。至少台湾当局的执政党及其领导人都未表示赞同。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意愿,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大陆和台湾在最近一个时期增加了彼此的交往,这将对统一大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8、为柬埔寨问题政治解决在望而高兴
记者:您能否谈谈对柬埔寨问题的看法?
李鹏:现在,柬埔寨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的势头很好。由于柬埔寨四方的努力和东盟及其他有关国家的推动,在雅加达会议、北京会晤和两次帕塔亚会议上,有关政治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在不久的将来,将重开有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框架文件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柬问题的政治解决。柬埔寨四方将完全实现民族和解,柬埔寨将成为一个独立、中立、和平、民主的国家。中国支持以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四方团结。现在,四方参加的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已经开始运转,并将通过大选建立正式的政府。我们希望,柬埔寨从此结束长期战乱,走上恢复和建设的道路。这不仅有利于柬埔寨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们为看到了这样的曙光而感到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