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大学生们的新答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学生们的新答卷
  本报评论员
今年暑假,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抱着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感情,投身于火热的抗灾斗争。在开学伊始的校园里,畅谈抗灾见闻和体会已成为新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天,本报第三版刊登8位大学生的文章,就是用第一手材料写成的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他们自己的话最有说服力,这里不妨摘抄几段:
“当你看见救灾物资从天上、地上、水上四面八方像潮水般涌来,当你看见一队队军人满身泥泞、眼睛通红地从你面前匆匆跑过,当你感觉到似乎有千百万双无形的手从山南地北伸向灾民兄弟,当你体会到全世界的华夏子孙都在为你忧心叹息、慷慨解囊,无论你是怎样地超然物外,你都难以压抑那股在内心涌动的热流。”
“当我看到那滔滔洪水被挡在堤外,而厂内的机器在开动时,当我看到几千位父老乡亲自觉弃小家保大家,终日守在堤旁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是多么可敬可爱的当代农民啊!”
“长时间以来,有些群众,包括我在内,对党风不正、党纪不严,看得过于严重,以至于觉得:‘入不入党一个相,党员、非党员没两样’。尽管我们的党一再说明,绝大多数党员是好的,败坏党风党纪的只是极少数不合格党员。但是,原来的看法迟迟也转变不过来,在这次返乡调查中,切身体会告诉我,我们的党对自身现状的分析是正确的。”
……
这些肺腑之言说得是何等的好啊!字里行间搏动着的是莘莘学子一颗颗火热的心。他们在为灾区人民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同时,又在用自己的目光去寻找答案,用亲身的调查来验证真理。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个多灾的国家,在旧社会,一遇大的灾害,到处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而在这次严重的大面积洪涝灾害发生之后,情况却完全不同,人们看到的是万众一心,奋力抗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许多从灾区回来的青年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事实再次证明,大学生们一旦接触实际、了解国情,与人民群众想到了一起,思想上的许多疑问就会化解,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深入抗灾救灾第一线的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了一张合格的答卷,这是十分可喜的成绩。我们希望大学生们在努力学习专业的同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视培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感情。我们也期望全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帮助大学生,多为他们创造接触实际、接触社会的条件,激励他们成长进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