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多渠道集资 集团化发展 华能走出发展基础产业新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2
第2版(经济)
专栏:

  多渠道集资 集团化发展
 华能走出发展基础产业新路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记者瞿振业)经过6年探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多渠道集资进行合作开发,以建立产业为主要开发模式,逐步形成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走出了一条投资省、建设快、效益好,高速发展基础产业的新路子。
1985年,国家成立了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采取利用外资、联合地方办电的方法,为大连、福州从日本引进4台35万千瓦机组,并在两年内全部投产,建设工期之短在我国火电史上是少有的。1988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华能集团公司,当时的注册资金只有15亿元。随着基本建设的相继竣工,建设资金的滚动积累,目前华能集团已成为有10个成员公司,220个直属、控股、合作企业,276亿元固定资产的综合企业集团。
华能集团打破了国家投资办基础产业的模式,集投资、建设、经营于一体,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它实行人、财、物、产、供、销六统一,既受国家计划的调控,又受市场的调节。它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要投资方向,90%以上投资靠国外借款、地方集资、银行贷款,实行负债经营。在短短6年间,国家只投入可装机100万千瓦的建设资金,却装备了11座具有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总装机容量达7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神府东胜煤田是华能集团投资建设的最大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日前,国务院已将华能集团列入全国第一批55个大型企业集团的行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