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1阅读
  • 0回复

南斯拉夫:冲突分裂的199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4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南斯拉夫:冲突分裂的1991
本报记者 严正
1991年是南斯拉夫走向分裂、冲突的一年,持续了5个多月的无情战火已经吞噬了数百亿美元的财富,上万人付出了生命;造成了40多万背井离乡的难民;战火还破坏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重要设施,使整个南斯拉夫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据统计,今年南的社会生产要比去年减少30%,通货膨胀率达247%,国际收支赤字20多亿美元,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南斯拉夫分裂和冲突是在南共联盟解体,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诸多矛盾发展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尤其是关于未来国家体制之争、领土之争和边境之争,两种抉择尖锐对立,最后发展到诉诸战争。
为了实现所谓的民族自决权,从去年年底至今年11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3个共和国先后举行全民投票,并根据其结果宣布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还通过宪法程序已经或正在完成分离出南斯拉夫联邦的过程。波黑共和国占居民总数58%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的议员也于今年10月15日通过了《关于确定自己的共和国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共和国的备忘录》。它们都表示原则接受欧共体海牙和会提出的协议方案,彼此间组成主权共和国的松散联盟,即“自由的联合体”。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以及位于其它共和国境内、主要是克罗地亚和波黑共和国的塞族居民决定继续生活在共同国家,即未来的南斯拉夫联邦内,并认为这个新的共同国家应是目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继承者。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以及广大塞族居民认为:南斯拉夫是已经存在70多年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积极的成员国之一,在全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享有崇高威望,因此任何国际讲坛甚至它的政府和领导人都无权取消它的存在,只有建立这个国家的南斯拉夫人民才能通过全民投票对它的命运作出决定;塞尔维亚民族是南斯拉夫最大的一个主体民族,根据各民族享有的自决权,它也有权继续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国家里而不愿成为某个分裂出去的共和国的少数民族,愿意留在南斯拉夫内的居民占南目前人口的50%以上,这种抉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南斯拉夫原各共和国虽有自决权,但不是主权国家,更不是国际法主体,彼此间的边界仅是一个联邦国家内的行政划分线,而不是正式的边界,当某些共和国分裂出去时,这些内部边界必然要变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去年以来,塞族居民先后在克罗地亚和波黑共和国自行建立了一些自治区,它们建立起自己的政府机构,只采用南联邦、塞共和国的宪法和自己制定的法律,实际上都已成为脱离了母体共和国的独立政治经济实体。12月19日,克罗地亚境内的部分塞族居民又宣布建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波黑共和国的塞族议员还建立了自己的人民议会,并于今年11月10日组织塞族居民全民投票,表达生活在共同国家的意志,马其顿的塞族居民也提出只有留在南斯拉夫内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从今年8月12日开始,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的领导、波黑共和国的塞族领导以及克罗地亚塞族自治区领导、南人民军领导还多次举行了维护南斯拉夫的多边或双边协商会议,并开始采取统一的行动。对于塞族居民的自治活动,克罗地亚共和国代表、南联邦主席团主席梅西奇和克总统图季曼等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只有各共和国或各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享有民族自决权和分离权;非主体民族,如克境内塞族居民占多数的地区可享有自治权,但不能分离出克罗地亚共和国;南宪法规定的各共和国的内部边界也是不可变动的。为了“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克武装力量与塞族武装和原先曾保持中立的人民军部队之间终于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至今仍未停止。
南斯拉夫的分裂和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欧共体和欧安会等有关机制不断举行紧急会议,发表声明和宣言,并三番五次地派出代表团和观察员到南斡旋、调解;主持召开了讨论南斯拉夫前途的海牙国际和会;联合国安理会也作出决议,呼吁南冲突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我国政府代表也多次表示希望南通过自己的内部协商结束冲突,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在外界的帮助下,南有关方面先后达成了14项停火协议。但是国际上的各种努力和国内谈判都未能解决引起南分裂的冲突的实质问题,因此克境内的战火不但没有熄灭,而且已出现了蔓延到其它共和国的危险。同时,国际上承认斯、克独立的趋势也在发展。
最近南冲突各方都表示愿意接受联合国派驻和平部队,但是他们对可能派遣的和平部队部署在何处意见对立。塞共和国领导认为应部署在克境内塞族居民区的边界上;而克领导坚持和平部队应部署在克共和国与塞和波黑共和国的交界线上;其分歧的实质仍是塞族居民区的归属问题。看来,南斯拉夫围绕国家体制的矛盾和冲突短期内难以解决;它有可能演变为长期的领土之争、边界之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