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重读毛主席和柳亚子诗词三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4
第8版(副刊)
专栏:

  重读毛主席和柳亚子诗词三首
  臧克家
毛主席的诞辰快到了,他在世的时候,这一天,我全家总是高高兴兴地吃寿面;今天,我想写点什么寄托我的怀念之情。打开《毛泽东诗词鉴赏》,在像片插页上,看到了1949年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在香山会面的这一帧。亲切微笑,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几十年的老朋友,欢聚在解放了的古都北平,那欣慰,那情怀,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了。我对毛主席是非常崇敬与热爱的,他逝世半年之后,在一次座谈会上,我痛哭失声,不能出一语;我和柳亚子先生也曾晤谈过,对他的人品与诗品可说久已仰止了,会面虽无多,但诗情系之。看了毛主席与柳亚子先生的合影,我心情激动,有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紧密地与我联系在一起。又在目录上看到了这两位老前辈唱和的三篇诗词,感情一动,文思来了,立下题目,马上走笔。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写于1949年4月。这是首情真意切,与亲密的革命老友互相劝勉,彼此鼓励的好诗。“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追往事,念旧情,一开头,就亲切动人。“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带着浓情抒发了解放后喜读故人诗作的欣慰之忱。接下去,笔锋一转,对故人进行了真诚的劝勉。孔子说过,他对交友重视“友直,友谅,友多闻”,毛主席与柳亚子先生之间,三者均有之。我最喜欢颈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针对亚子先生《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中“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的消极情绪说的。人生一世,总有些不如意的事。事不随心就发牢骚,这是自寻苦恼。对一切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应该以革命为准则,放开胸怀,向大处着眼,往远处设想,这才能抵御困难,心安而理得,终于能达到目的,成就大业。这两个名句,不仅是赠亚子先生的,也成为我们的格言和座右铭。因为,它是包涵着哲理的佳句名言!柳亚子先生从劝如流,诚恳地接受了毛主席的劝告,在《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中写道:“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打消了归隐的念头。
毛主席第二篇《和柳亚子先生》调寄《浣溪沙》,词前有小序:“1950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以和”。
上阕:“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总结了200年来,外国的侵略凌辱,国内的反动黑暗,人民如散沙一盘,受苦受难。读了之后,令人心情沉重,如大石压胸。下阕情绪陡转,由阴沉转为明快。“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全国解放了,万里江山民作主了,56个民族大团结了,一切大灾大难,一去不复返了。这三个句子,既表现了作者的高度乐观精神,又赞美了诗人柳亚子先生浓重的诗情与豪兴,其中包含着两位老朋友,在新时期对国泰民安的共同喜悦。这首词,前后对比,两个天地,两种心情;也透露了两位诗人、老友,不论在旧社会里,还是在全国解放后,一直保持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同时,也表现出柳亚子先生对毛主席的尊敬。他在《浣溪沙》中唱道:“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1950年9月,美国纠集了15国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入北朝鲜,严重威胁着我国东北的安全。于是,抗美援朝的热潮在全国汹涌澎湃地兴起,上下一条心,斗志昂扬。诗人柳亚子先生看《和平鸽》舞剧后,写了篇《浣溪沙》词。毛主席读了这首词,立即用同样词牌写了《和柳先生》。这首和词,第一句“颜斶齐王各命前”,用了一个典故。我少儿时代就读过《颜斶说齐王》这篇古文,所以感到特别亲切。这一句,引古论今,赞美柳亚子先生敢与蒋介石对抗的战斗精神。下阕,论当前事:“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作者写这些词句的时候,心里一定洋溢着喜悦之情。既对柳亚子先生反帝抗美、鼓舞斗志,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唱”感到高兴,恰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又捷报频传,真可谓双喜临门了。
作为一个诗人,我对这两位前辈和诗人,有一种既崇敬又亲切之感。毛主席对柳亚子先生的诗词评价很高:“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柳亚子更是推崇毛主席的诗词,他说:“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足见两人交情之厚,相知之深。不论在革命精神,还是文学创作方面,这两位老前辈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