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2
第5版(理论)
专栏:

  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体会
北京大学校长、教授 吴树青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引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讲话非常简洁而又十分深刻地总结了我党70年的战斗历程,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自己的庄严使命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反对的倾向,清醒而全面地分析了党的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党的现状,明确提出了必须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篇讲话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一篇指引全党全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纲领性文献。
70年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了三件大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件大事中的前两件,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其结果是铲除了造成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根源,为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后一件正在继续做的大事,则将最终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状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就是做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篇大文章,完成第三件大事,使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重新跻身于世界先进文明之林,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实现我们的使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江泽民同志阐明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明确宣布我们在经济上不能搞私有化,政治上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和多党制,文化上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等等。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使我们所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所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又使这些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赖以实现的形式和程度,切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缺乏强大的动力和保证,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也将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始终一贯和充分有效地发挥而显得软弱无力。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坚持自身改革的进程中,才能逐步走向健全,走向完善,走向成熟。但是,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已证明,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的改革就将变质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将在“改革”的名义下一步一步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最终葬送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全部成果,使自己的国家沦落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总结历史经验,必须自觉地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而绝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在我国,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尖锐对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两种改革开放观的对立上,即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为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标准和方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例,某些一度曾经相当流行并在某些人眼里成为指导改革的观点,例如以发展商品经济为名,要求触动所有制关系,变公有为私有或变相的私有,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来重建“产权制度”;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无法实现,提高效率不可避免要承认两极分化;以及否定计划经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主张搞西方式的市场经济,等等,显然不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要求。江泽民同志讲话明确指出,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首先要巩固和壮大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保证其主体地位,同时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并加以正确引导,以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就发展商品经济而言,也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性质不同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既要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这就明确否定了那种企图用商品经济改造所有制关系,并以此指导改革的理论。按劳分配被明确制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强调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划清了在分配制度、公平和效率关系方面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界限。而关于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则明确指出我们在采用那些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通用做法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决不能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很明显,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讲话中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使我们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切具体措施,有利于而不是有碍于这些基本要求的逐步实现。
江泽民同志讲话中还特别提出,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扬优势、革除弊端、大胆创新的过程。这一分析既坚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改革性质的一贯立场,又根据新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对改革的性质和进程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当然需要革除原有体制中的弊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但这里所讲的革除弊端,指的只是革除现存的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体制方面实际存在的弊端,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现存的体制有其形成和产生的历史条件,起过应有的历史作用,对此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科学的分析,而不是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予以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改革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扬我们固有的优势,例如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通过国家对经济必要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合理发展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等。这些都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不可缺少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改革建立起来的新的体制,应当是既区别于原有的不适应现存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模式,又与资本主义根本不同,因此,改革必然是一个大胆创新的过程。就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言,这种创新必然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改革意味着敢于突破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已被实践证明不符合实际的传统观念,以及在这种传统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原有的社会主义模式。为此应当敢于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采用那些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通用做法。另一方面,改革又意味着必须勇于突破在资本主义制度和历史上一切私有制度基础上形成的更加陈腐的为私有制辩护的传统观念,以及在这种陈腐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以维护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为特征的经济和政治模式。绝不能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种具体制度和组织形式奉若神明,不加分析地一概看作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所必需的,而忽视它们中间不少方面所必然体现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总之,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对这类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既要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又不能搞全盘西化。只有同时注意这两个方面,才能使社会主义改革作为一种创新的过程,真正创造出能够充分发扬我们的优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的新的体制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