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引人注目的“厄尔尼诺”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3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引人注目的“厄尔尼诺”现象
  张友新
在科学家们热烈探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地球气候变暖”等大气和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还观测到:新的“厄尔尼诺”现象又显露端倪。
“厄尔尼诺”现象是南美洲西岸和赤道太平洋海域的一种海温异常增暖现象。对于厄尔尼诺现象,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判断标准是,连续3至6个月以上东太平洋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值(月平均海温值与多年平均海温值之差为正则称正距平,反之为负距平)大于或等于0.5摄氏度。根据国内外的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东太平洋各月海温距平值均为正值,4—6月份都超过了0.5摄氏度,尤其关键海域赤道东太平洋,6月份海温距平值已超过多年平均值1.2摄氏度。所以,国际海洋专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局部发生,并将进一步发展。
今年7月,秘鲁国家气象台台长巴尔韦德宣布,根据大多数数据的显示和智利的洪水、秘鲁沿海水温升高以及高空气流异常等事实,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已经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趋势”。同月,我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指出,根据中央气象台分析,近两三个月来,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前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西风带经向气流盛行。美国气象专家拉马那切等同时还发现,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海平面的水温不会超过31摄氏度,但现在太平洋赤道水域的大面积水温已超过了危险的标准限度,因此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有可能在亚太地区发生,某些地区和海域出现大范围的阴雨天气,估计是厄尔尼诺的“直接效应”。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往往伴随出现全球性气候异常,导致大范围的灾害,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年来已出现了15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82年至1983年那一次是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几乎波及全世界。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还未完全弄清楚,至今仍是个“谜”,需要进一步探索。但一般认为,这是由东赤道太平洋海域的海洋扰动造成的……由于海面信风异常减弱,表面海水运动减慢,下部海水上翻减少,导致海水异常升温;随着海温、气压的变化,东赤道太平洋的一些地区暴雨成灾,同时发生全球性的异常气候。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的成因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如“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地球自转的变慢和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中国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从1985年开始,中美科学家乘我国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4号”考察船,先后8次下太平洋,航程10万海里,海上作业14个月,获取了有史以来最完整、系统、全面的海气相互作用的资料,观测到“厄尔尼诺”从产生——鼎盛——消衰全过程的详细情况,这对进一步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郑大伟等科研人员采用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过程与海温变化相对照,发现两者存在着相当明显的一致性,即赤道带海温升高期(“厄尔尼诺”形成),地球自转年际速度减慢,而当海温下降时期(非“厄尔尼诺”时期),地球自转年际速度加快。据此,他们认为,在地球自转年际速度变化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即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2—7年发生一次,但对它准确预报难度颇大,所以中国这一预测“厄尔尼诺”发生的科研成果已受到国际科学界的重视。由于我国的重视和科学家们的努力,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谟依据海洋专家研究分析结果,曾在新闻发布会上准确地预报了上次1986年至198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今年7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专家又指出,赤道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现象的初期阶段,10月份可能进入发展阶段。
海洋和气象学家在分析“厄尔尼诺”演变趋势后指出,今年7—10月份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进入发展阶段。据测报,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将超过上一次而弱于1982年发生的那一次。目前,科学家们正密切监视着“厄尔尼诺”现象的趋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