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国之光荣——来自秦山核电站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之光荣
——来自秦山核电站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卓培荣 本报记者 蒋涵箴
1991年12月15日0时14分,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庄严的时刻。
秦山核电站巨大的电闸合上了。核裂变能量驱动双水内冷发电机产生的强大电流并入华东电网,成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
中国终于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核电站,中国成了继苏、美、法等国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究、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之一。
秦山的建设者们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塑造了秦山核电站这座历史的丰碑;用他们非凡的志气和智慧,争得了一份最可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邹家华副总理视察秦山核电站时挥笔写下的那四个字——国之光荣!
核电:一代人的期望
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也许比谁都了解中国需要核电的迫切程度。
他永远不会忘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某国代表的一段高谈阔论:“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核大国,不是看它有没有原子弹、氢弹,而是看它有没有核电站。……当然,中国还是称得上核大国的,因为中国的台湾有几座别人帮助建造的核电站。”
欧阳予坐不住了。他曾经担任我国第一座生产用核反应堆的总设计师,亲身体验两弹创业的秘密历程,曾经目送自己参加研制的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升空。然而当地球上已经竖立起将近400座核电站的时候,中国大陆上仍然一片空白。他感到深深的焦急和不安。
在中国的大陆上,这时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在华东,问题更为严峻。在人口占全国30%,工业产值占全国40%的华东地区,能源的资源量却只有全国的7%。如果主要依靠华北的煤炭,运量和运力的尖锐矛盾将使铁路无法承受;如果依靠西南的水力,那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燃煤发电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硫排放已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开辟新的途径,发展核电这种既经济又清洁的新能源,已经成为有识之士深切的呼唤。
他更清晰地记着周恩来总理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谆谆嘱咐。周总理生前曾经多次听取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汇报,不止一次提出,中国要搞核电,还亲自主持制定了“安全、适用、经济、自力更生”的方针。1974年3月31日,周总理召开他最后一次主持的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和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谷牧等领导同志一起听取秦山核电站的原理设计汇报,审议批准了建设这座核电站的方案。他和关心核电事业的科学家工程师们都很明白,由于十年“文革”的劫难,当时中国的经济已到崩溃的边缘,中央决定上这个工程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1976年周总理逝世以后,这项工程的决策经历了曲折。1978年到来的科学的春天里,王淦昌、连培生等著名科学家联名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了一封长信,请求中央过问我国核电发展的统一规划和集中领导问题,字字句句表达了中国科学家对发展核电的迫切心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在邓小平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关怀支持下,中国发展核电的战略蓝图绘出了草稿,中国依靠国内力量自力更生建造第一座核电站的战略决策,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一步一步地付诸实施了。
艰险:胜似“两弹”创业
1983年6月1日,杭州湾北岸秦山脚下寂静的海滩上响起了开山的炮声。
建设者的队伍从当年“两弹”创业的荒原戈壁、崇山峻岭之间开来了。推土机的轰鸣和搅拌机的喧闹,打破了海滩上千古的寂静。2000多年前,刚刚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嬴政曾派使臣徐福从这里下海求仙,于是荒山野岭才有了秦山这个传奇的名字。然而显赫一时的名字很快就在史籍中湮没了。在湮没了2000多年之后,今天忽然在推土机的轰鸣和搅拌机的喧闹中,成为举国瞩目的地方。
在源源到来的建设者队伍中,有核工业部22建筑公司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这一辈子有幸参加建造一个核电站,死也瞑目了。”这句不知谁先发明的“格言”,后来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大家争着报名,告别为之奋斗多年的军工岗位,到核工业战线第二次创业的秦山工地上再建新功。他们拉家带口从大西南山沟里来到比老家富裕得多的杭州湾畔,可是一下子又成了当地的穷人。他们中的许多家庭,一家老小只靠男人的百来元收入养家。在漫长的8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他们目睹当地人盖起一幢幢小洋楼,自己却一如既往抱着泡菜罐子、红辣椒过日子。可是大家仍然说,那也心甘情愿!
在经历过“两弹”创业艰难困苦的秦山人面前,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然而建造核电站这个新的工程,从某种意义说比制造原子弹更复杂、更艰巨。整个核电站由核能、热工、机械、控制、水力、电气等170多个系统组成,共有大小设备3万多台件。整个工程由国内自己设计、施工和安装,所需设备70%由国内提供,30%为国内设计、国外加工。在这样的崭新领域,许多方面都要从头开始。
在担任核岛部分设计任务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欧阳予带领科技人员展开了攻关。大家把所有难题进行排队、归纳,列出了264项关键的技术问题,然后按照工序关系和专业关系,一个一个组织攻关,一个一个予以突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许多最新成果,很快被应用到秦山工程的设计中去。秦山工程采用的发电机,是我国自己开发的双水内冷发电机,秦山核电站厂房内的空调系统,采用了我国独特的蒸汽制冷技术。既节省了工程开支,又提高了工程质量。
等到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全部文件多达1092册,设计过程完成的科技成果有400项之多,其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的成果就有102项。
在设备制造和施工安装现场,同样每天都有难题等待解决。在衔接土建和安装的关键工序,贯通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和主泵的主管道的焊接工作,就是一个难题。一个焊口要用1100根焊条,焊接误差不得超过0.5毫米,是仅有美、日等几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高难度焊接项目。核工业部23建筑公司等单位组成了攻关小组,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摸索到了最佳焊接工艺。8名优秀的焊工被选拔到这个岗位上,经过严格训练,上岗工作10个月,才焊完规定的全部管道,一次合格率达到99.23%。经专家评审,焊接质量全部优秀。我国在核电工程主管道焊接的高、精、难工艺方面一举赶上了美国和日本。
建设者勤劳的双手终于在秦山的地平线上托出了核电站宏伟的建筑群。1818米长的围海大堤紧紧锁住了海湾的一角,海湾内几十幢楼房鳞次栉比。建筑群中,60米高的穹顶圆柱形安全壳巍峨地竖立起来。所需的环形吊车、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以及数不清的管道、阀门、仪器、仪表……也陆陆续续地运到了秦山工地上。
安全:核电事业的生命
正当秦山工程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时候,苏联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物质泄漏事故。全世界的核电发展受到猛烈的冲击,顺利建设中的秦山核电站也被震动了。
就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不久,南斯拉夫核专家杜拉到秦山工地访问,指出了一些施工方面的不足。杜拉的意见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发文,对保证秦山核电站的安全和质量提出了14项要求。
1987年春节前夕,李鹏同志召见分管秦山工程的核工业部副部长赵宏,对他说:“让你兼任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怎么样?你和欧阳予直接承担指挥和技术责任。有问题拿你们是问!”
赵宏的眼神倏然一亮,紧紧握住李鹏的手,心头涌起了难以抑制的热力。他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嘱咐:“发展核电一定要以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为原则。”中央领导同志的心时时刻刻与人民连在一起。
他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秦山,向焦虑中的工程师们高声演讲:“切尔诺贝利事故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但是这个教训不是我们不该建核电站,而是要切切实实地把安全作为核电站的生命。中国的核电一定要有成功的起步!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决不允许在中国重演!”
工程师们行动了,工人们行动了。大家认真细致地对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建设施工的每一个部位都进行了检查。
我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比较早建立起完整核科技和核工业体系的国家,在发展核电方面已经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然而这些时间却给了我们广采众家之长的机会。在安全方面,秦山核电站吸取了全世界的经验,并且留出了充分的余地。核反应堆选择压水堆型,安全性是高的,设计中的三道防护屏障是可靠的。秦山地区1000年来最强地震不到5级,可是核电站却按防止7级地震设计。新建海堤的防潮能力,足以对付千年一遇的特大海啸。
巍然耸立的安全壳,是安全防护的关键设施。专家们对这个庞然大物的内衬钢板的焊缝,全部采用X光透视和真空探漏。对20米以下混凝土用超声波等方法进行了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即使飞机从空中迎面栽下来也能承受。
当工程终于接近尾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电站运行前安全评审团在工地进行了长达19天的考察评审以后,提出了《给中国政府的报告》:“安全评审团对中国在秦山的成就是完全满意的。……没有发现任何安全问题,即没有任何会危及工程的完成和电站的启动的安全问题。专家们预期秦山将是一个安全的高质量的核电厂。”
协作:秦山成功的秘诀
秦山的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与秦山有关的工作牵动了各行各业。担任这项工程设计的有不同系统的6家设计院;参加施工和安装的有11个工程公司;承担设备制造的厂家达到679家;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签订的设备供需合同达到2608份。在工程施工调试过程中,到工地参加服务的工厂有335家。有人作了估算,秦山工地上的建设者只有几千人,而在工地之外、遍布全国的却有几十万之众。仅上海市就有20万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设备的试验和制造工作。
此外,改革开放还使我们把协作范围扩展到国境线之外。为秦山承造设备的,还有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的81家公司。
在上海,上上下下的有关各方都把参加建造秦山核电站看作自己的神圣责任。江泽民同志和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曾多次为有关的事情作过具体的安排。朱镕基市长曾经要求有关厂家,要把为秦山制造设备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
秦山核电站的设备大部分是专用设备,一份图纸就这么一件产品,对厂家来说并没有多少利益可图。当制造核电站核心设备——反应堆堆内构件的任务落到上海第一机床厂的时候,的确有人犹豫过,不仅技术风险大,而且必须搭上技术改造费和实验费。但是大家一议论,认识很快统一了:只要中国有核电,贴点赔点都值得。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围绕这项任务展开了会战。
这种精神体现在许许多多的工厂和研究设计单位。“秦山”二字一时变得如同军事口令,只要是“秦山”的,再重的担子,大家也抢着挑起来。
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恐怕要数大件运输中发生的故事了。核电站的设备多以大著称,而且十分娇贵。其中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压力容器,长10米,宽5.4米,高5.7米,重216吨,对运输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压力容器由日本神户运抵上海港后,如何把它再挪到秦山工地,实在让人发愁。当时的市委书记江泽民要求,当作上海自己的事情办,千方百计运送到秦山工地。
第一段从上海港到金山,走的是水路,弯弯曲曲的小河道经过必要的疏浚,小拖轮拖着载有压力容器的小驳船缓缓地穿过一座又一座小桥。港监、起吊、安全等方面的人员和沿途乡镇的同志站在河岸上,走一程分析一次,好不容易送到了金山码头。
从码头转陆路,必须移动50米距离。吊车用不上,只好用滚木滚。从工程师到工人,从司局长到警察,所有在场的同志都成了搬运工。后来连日方代表也受到感染,脱下笔挺的西服扛起了油黑的滚木。
最麻烦的还是从金山到秦山这段陆路,几处高压线必须停电让路。海军雷达站的同志接到电话只回答一声“没问题”,提前一个星期启动了备用的柴油发动机。许多乡镇企业毫无怨言地承受了停工停产的牺牲……
经过长途跋涉运抵秦山的压力容器,终于精确地安装在核电站的反应堆上。
36米直径的巨形环吊、30万千瓦的双水内冷发电机、复杂异常的反应堆构件和蒸汽发生器,以及3万多台设备、2万多只阀门和1000多公里长的电缆,全部各就各位,铺设安装到了它应在的岗位上。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以它特有的英姿,在地平线上出现了。
8年的心血和汗水,一代人的殷切期望,终于成为现实。这不仅仅是一座核电站,也不仅仅是每年15亿千瓦小时电力,这是中华民族无比的骄傲,这是人民共和国无尚的光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