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县委书记的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县委书记的家事
本报记者 段存章
我到山东寿光采访,县委书记王伯祥正在省委党校学习,听机关干部议论:“看了焦裕禄电影,想俺伯祥书记的作风也是不错哩!”“这几年,全县农民富了,伯祥书记的家庭生活却比一般机关干部还差。”
县委办公室小周领我走进伯祥同志家里。几间普通的平房,室内陈设简陋,地下摆着3个木制的旧沙发,几个小板凳,墙上挂着与农家一样的照片架。伯祥的爱人侯爱英,原在县城建局园林所花圃当临时工,因劳动受累生病,在家两年没有能去上班。她的穿扮,和农家妇女一样,话语也不多。谈起生病的事,她眼里含着泪花。当时,伯祥忙工作,没时间照顾她,孩子们去上学,她自己步行到四五里远的医院看病。她说:“俺一点也没体会出县委书记的老婆的‘幸福’。”有一次,有人送来5公斤鲜桃,伯祥硬给退了回去,他说:“你今天收下桃,明天就有人送来鱼!”他让她在家里关死“送礼门”。全家只靠工资生活,日子过得挺清苦。去年大儿子考上师范学校,出外读书需要一笔钱,伯祥拿不出来,孩子的姑姑、舅舅帮助凑了几百元,伯祥的老父亲在屋后砍伐一株大树,卖1500元,供孙子上学。侯爱英还领我们看了她家简陋的厨房以及缸里腌的咸菜、鸡蛋,她说:“伯祥好伺候,有米饭加咸菜就足了。”
王伯祥的70多岁的父母亲,居住在离县城较远的乡村里。我们去访问那天,两位老人头戴草帽,正在地里锄草、间苗。他父亲王克成是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担任过多年村干部,他在儿子上任时说过一句有份量的话:“共产党的‘官’,谋私多了,干不长!”每年中秋节和春节,王伯祥回家看望父母,总要盘腿坐在炕头上,细心听听乡亲们的真情实话。他对“不送东西不办事,乱送东西乱办事”的歪风非常反感。一次,他收到一封群众联名来信,控告他老家所在乡的一名副乡长酗酒闹事,打伤了一名教师。当王伯祥责成纪委干部下去查处时,个别人央求他父亲前来说情。王伯祥劝走了父亲,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严厉批评了这种说情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来说情也白搭!”在王伯祥的支持下,有关部门对酗酒打人的副乡长做出了撤销党内外职务的严肃处理。
王伯祥的弟弟、妹妹、弟媳、妹夫等12名亲属中有8名党员,有干部,有农民,有民办教师,有合同工,他们记得伯祥常嘱咐的一句话:“你们各自干好各自的工作,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好支持!”他大弟王伯顺在全县最偏僻地卧铺乡林场担任总支书记,一干就是12个年头,有时也动心想调回县城找个舒适的工作,但一想到哥哥当县委书记,号召广大干部到艰苦的地方工作,自己就张不开口了。去年秋天,王伯祥收到一封人民来信,反映他妹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怀了二胎,伯祥立即赶回家,对妹妹发了脾气:“计划生育是党的号召,你为啥不听。如果你生了二胎,我还有啥脸再过问计划生育工作?”在哥哥的批评和劝说下,妹妹到医院作了流产。这个小小的举动,号召力可不小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