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柔道猛士起四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4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柔道猛士起四方
假若城运会以项目为单位设立培养后备人才的金牌,柔道当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其后备人才之众多、发展前景之广阔,都在本届城运会上首屈一指。
从已进行三天的角逐看,是一派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动人场面。世界女柔劲旅集中在亚洲,可是去年北京亚运会女柔61公斤级冠军金香兰,却败在名不见经传的刘丽英手下。一场连一场的龙争虎斗,看得国家柔道队主教练刘玉琪喜上眉梢。他点评道:“此次参赛选手虽然大部分是新面孔,可他们的技术和瞬间爆发力,超过了现役国家队员们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水平,其中一些人甚至接近了国手目前的水平。他们的对抗能力和拚搏作风,也在以往的年轻选手之上。”国家体委郭仲恭忍不住透露道:“决定从这批选手中挑出几人,参加明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阵容。”
在不少项目苦于后备人才匮乏之际,柔道运动何以能出现“猛士如云起四方”的局面?对于这个问题,几乎所有观赛的权威人士都回答说:这是时势造英雄,也是英雄造时势。柔道界拥有一批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教练,他们齐心合力造就了今天的局面。中国的柔道教练大多是半路改行,可是他们却在短短几年间把自己的学生送上世界大赛的领奖台。教练刘武功说,我现在最大的担心,就是柔道运动如此大面积普及后,国内比赛夺金牌更加困难,吸引力也会跟着减弱。
       本报记者 缪鲁
(附图片)
9月21日,沈阳队杨英华获第二届全国城运会女子柔道48公斤级冠军。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