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也谈“借鸡下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5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也谈“借鸡下蛋”
何济川
如今,“借鸡下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意在通过合法的途径,将他人的技术、设备、资金等为我所用。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办法在资金拖欠当中被不适当地演绎开了。
一曰不“借”白不“借”。现在许多地方已经形成了“赖帐机制”。他们的想法是,大家都在“借人家的鸡”,“不借白不借”,“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反正“法不责众”。
二曰有钱也要“借”。有些企业并非真的没钱,而是有钱也不“买鸡”却“借鸡”。
三曰要钱退“鸡”。“借”人家的“鸡”,对方不愿意,催得急,怎么办?使出杀手锏——退“鸡”。现在,无理退货现象与“三角债”孪生同行。
四曰能拖则拖。有的企业想,“借了你的‘鸡’,不还,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能拖就拖,拖不过去再说”。
正因为这种“借鸡下蛋”的思想存在,所以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清理“三角债”关键是清思想。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企业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清欠工作,坚决纠正“拖欠有理”、“拖欠有利”、“拖欠出效益”等错误认识,保证全国清欠工作的顺利进行。
                    (原载《中国物资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