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他们付出很多——谈教练甘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5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他们付出很多
——谈教练甘苦
射箭男子项目的铜牌得主银川队的孙书斌,半决赛排名第五,下午决赛,他的教练丁学军恰恰就没敢临场指导,他怕给队员造成压力,也怕自己得心脏病。“没心脏病也保不准真会吓出心脏病……”二十四日下午,一帮久经沙场的同行采访完城运会射箭个人淘汰赛后如此感叹。
其实,临战压力和紧张不独这一个项目,竞技体育几乎项项扣人心弦,关键时刻哪一个不令人心惊肉跳?不是这般,竞技体育也就失去生命力。而这中间,有大批教练在辛勤耕耘。
辽宁朝阳市射箭队教头王文祝,为国家队和省队培养了四名神箭手,这次比赛结束四项赛事,他的人马获一金三银、一个第五、一个第八的好成绩。然而这位民办学校体育老师出身的教练,只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他月收入加补贴总共才一百三十多元,家又在农村,日子过得很艰苦。
尽管如此,基层教练的心胸却十分豁达。广州运动学校乒乓球教练吴河,上届城运会带队夺得男双金牌,这次由于规则限制,只好独自惋惜地就坐看台观摩。他这样道出甘苦:运动员的好成绩就像千层糕,从稻子下种、收割、打磨等到做成糕,要经过许多人加工、出力,只要这里边有我一点汗水,我就很满足了。
                     本报记者 刘曼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