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南斯拉夫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5
第6版(国际)
专栏:答读者

  南斯拉夫局势
问:最近从报纸和电视新闻中,知道南斯拉夫有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南局势紧张。请介绍其背景。
                  鞍山读者 张久健
答:南斯拉夫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进行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人民解放战争,并在战后建立了由6个共和国和2个自治省组成的民族团结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于铁托为首的南共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社会主义自治的制度,南斯拉夫保持了40多年的稳定和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但在铁托逝世后的10年里,南斯拉夫经济情况恶化,各共和国利害冲突加剧,民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去年初,南共联盟分裂瓦解后,南斯拉夫丧失了各民族团结的凝聚核心。今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自行宣布“独立”,南联邦政府认为这两个共和国的“独立”决定“非法”,斯、克地方武装与南联邦人民军之间的冲突迭起,南国内紧张局势日益升级。
南斯拉夫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南境内有20多个民族,历史上曾出现多个民族国家。15世纪以后,南斯拉夫的北部,即今斯、克两共和国所在地区为奥匈帝国兼并;南部,即今塞尔维亚等共和国所在地区为奥斯曼帝国兼并。1878年,塞尔维亚获得完全独立。不同异族的长期统治给南斯拉夫的发展,尤其在经济、文化、艺术、宗教诸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如斯、克两民族信仰天主教,文化上接近西方,塞尔维亚等民族则信仰东正教或伊斯兰教,文化上接近东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奥匈帝国崩溃,南斯拉夫各民族在1918年第一次组成统一的国家,当时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占领者对南“分而治之”,挑动各民族相互残杀,在他们之间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1980年,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的民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1988年,塞尔维亚共和国通过收回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省自治权的宪法修正案,引起其他民族共和国的忧虑。去年4、5月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原反对党执政后,力主民族分立,要变南斯拉夫为主权国家联盟,并自行建立地方防御部队。而塞尔维亚则坚持强调联邦制,否则就要求所有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由于历史原因,克罗地亚总人口的12%为塞族人,他们聚居区面积占克总领土的1/4,两民族时有冲突发生。南国内国体问题的争论趋向激烈。去年末以来,南联邦主席团曾多次召集有共和国总统参加的“最高级会议”,讨论国家未来结构问题,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背景下,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于6月25日宣布“独立”,脱离联邦,使业已动荡的南局势更加复杂化。
6月27日起,斯洛文尼亚境内地方武装与联邦人民军间武装冲突不断,直至7月18日,南联邦主席团作出了人民军在3个月内撤出斯境的决定,斯局势才趋向缓和。但克罗地亚境内又起战火。塞、克两共和国的矛盾使克境内的塞族人聚居区自行宣布自治,归并塞尔维亚,并自行武装。此举得到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支持。于是,塞族武装与克罗地亚共和国武装力量之间、克罗地亚共和国武装力量与联邦人民军之间的武装冲突不断升级。近日,双方经过艰难谈判达成了停火协议。
国际社会对南斯拉夫局势甚为关注,特别是欧共体国家。由于各国立场不尽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使南斯拉夫局势增加了复杂因素。但大多数国家希望南冲突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保持稳定和发展。   (马小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