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外来的和尚”唱主角——市场新变化(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6
第2版(经济)
专栏:

  “外来的和尚”唱主角
——市场新变化(一)
新华社记者 林楠
杭州是加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然而杭州市的大型百货商店里,真正浙江产的,大约到不了1/3。在杭州最大的解放街百货商店里,夏季时令商品T恤衫,浙江产品只占10%,90%为广东等外地的产品。
外来的商品在本地市场上唱了主角,如今,在许多地方都是如此。
浙江省商业厅提供的数字,今年上半年随着市场回升,商品收购比去年同期增加16.6%,但其中外地产品的收购增长了35%,本地产品的收购增幅仅有8%。
面对这一现象,经济界人士议论鹊起。
有人认为,商业部门支持地方工业不够“意思”。浙江省相当一批本地产品积压情况依然严重,还要引进那么多外地产品,本地货不就更加卖不出去了吗?
也有人认为,这归根结底是因为本地产品质量、档次、花色跟不上需求变化,所以在市场上败下阵来。
其实,浙江的产品也不见得都不行。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全国各类商品交易会上,浙江省地产品调出额增长11.2%,五金、交电、钟表眼镜、劳保用品、糖酒副食品调出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特别是一些名优新特产品,在外省市场相当抢手。
外省的名优产品要进来,本省的名优产品打出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恐怕才是真正的市场大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市场不再是地方部门可以任意“安排”的东西。商业企业越来越果断地跟着市场规则走,什么产品质量高、花色品种新、价格低、销路好,就会去积极经营什么。而冷背货、卖不出去的商品,尽管论产地是“乡里乡亲”,但消费者却不看这个面子,商业企业也很难特别关照。
这一趋势,对地方生产企业构成了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你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本省本地是最先进的,但也一样会遇到更会念经的“外来的和尚”的挑战。 
  市场是无情的,它逼着你向最高的目标看齐,要争就要争一流!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