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家用电器“小病”三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6
第2版(经济)
专栏:质量:于细微处

  家用电器“小病”三议
段兴焱
一些国产家用电器,整体性能指标原本不错,只是一些小毛病,致使整个电器积“病”难返。
一是“胶鞋渗水——皮(纰)漏”。由于工艺粗糙,生产人员粗枝大叶而给电器留下了种种纰漏及隐患。有的收录机打开后盖即正常,合上盖后则无音,原因是一电容器引脚过长,合上盖后,该引脚被压弯碰上了接地线。有的彩电,光栅时有时无,检查时发现焊接过于粗糙,致使电源调整管出现虚焊。
二是“鸟枪当炮用——选材不当”。以次充好,以旧代新,致使电路某一部位“心力衰竭”,难于维持整个电器性能稳定。某用户购买的黑白电视机用了不到4个月,就有音无像,经检查,发现该机损坏的高压硅堆竟是只能用半年的次品。诸如此类,该用专用线的用普通线,该用高级磁头的用普通磁头,并不罕见。
三是“围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一些国产电器设计陈旧,工艺过时。某用户购买的收录机损坏后,送几家修理单位均被拒修。原来,该机应拆开检测的电路组板与另一组板12个连接点,竟是直接焊接在一起的!难怪修理单位不愿修这不规范的拼装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