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阅读
  • 0回复

学习苏联医务工作者的医疗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9-18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学习苏联医务工作者的医疗作风
编辑同志:我告诉你们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情况。这个医院在苏联院长甫罗哈洛夫同志的领导下,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内,不仅健全了各种制度,而且治好了许多长年不愈的疑难大症。这个医院洋溢着一种互相学习语言的空气。专家们刚来的时候,见了患者,用一种半中半俄的口语问着:“您好?”后来就学着说:“您感觉怎么样?”中国大夫和翻译同志为了适应工作上的需要,用突击的精神,学习着俄文。住院的患者在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的环境里,也学会了几句俄文。这个医院,除了治病以外,有时使人感到像个学校。
在内科病房里,有老年、壮年、青年、妇女和小孩。有一个三岁的小孩患眼病,许多医院都治不好,几乎要失明,但是来到这个医院,经过不到四十天的治疗,完全恢复了光明。眼科专家每天到这小孩的病房时,不是带一点糖果,就是带一个玩具,至少也要带一朵鲜花来。神经科大夫每天都是笑容可掬地听取患者的病情,耐心地进行检查。内科主任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大家都称呼他“老教授”。他确是一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忠厚长者。他除了细心地听取患者的病情,积极地进行治疗以外,并关心着患者的一切。女病房里有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她是前北京仁慈堂的孤儿,自小在仁慈堂里受尽帝国主义分子的摧残和虐待,患有严重的水臌病,肚子大得像孕妇一样,很多医院都治不好,这次才送到这个医院里来。住院以后,内科主任先给她注射,然后放水,前些日子,一次就放了三千七百公撮水。她立刻感到舒服了。内科主任告诉她说:“你需要营养。你的妈妈爸爸什么时候来看你?”她说:“我既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我是个孤儿。”内科主任听了以后,一声也没有响,缄默了一会儿就走了,第二次来病房时就给她带来了许多糖果、点心、鸡肉、鱼肉,从这以后,就经常地由护士长、翻译,或者护士给她送来吃的东西。这个女孩感动的几乎要哭起来,她说:
“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日子,老教授是苏联人,我不知怎样感谢他,我心里将永远地感谢他和斯大林。”
外科孙大夫病了,同我住在一个病房里,苏联的外科主任神经科专家、内科主任和护士长、护士都纷纷地来探视他,慰问他,鼓励他,这个送来一包水果,那个送来一包点心,说不出的亲切,使患者感到无限的欣慰。
当我到理疗室去烤电的时候,每次都受到感动和教育。这里可以同时有五个人进行各种不同的电疗和水疗,掌握理疗仪器的是苏联护士阿莎同志,她从早到晚紧张地工作着,每天要治疗一百多人,在电疗时,她总是在百忙中跑到患者的身旁,用一种半中半俄的口语问着:“同志,有没有?”(意思指有没有电的力量)“好不好?”(意思指电力如何)。给小孩烤电的时候,她用尽种种办法来哄孩子,烤完了电总是抱起小孩来吻一吻,握握手说:
“再见!”他们这种忘我的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马振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