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鲁迅的杂文与校园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6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鲁迅的杂文与校园文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八八级 朱韬
翻阅这些年的校园文学刊物,诗歌小说自是漫山遍野,独独杂文荡然失去了身影。文风中也更少了杂文的钢骨、杂文的气魄,也更淡泊了杂文那份“为人生而艺术”的思索。相反,“为艺术而艺术”之风在校园盛起:刻意追求文字的非常规组合、文意的晦涩、文章结构变化过度夸张,常令读者费尽心思而不着边际。
常说“文如其人”,文风背后反映的正是一代青年学生的性格。伴随着文风的凄凄惨惨戚戚,伴随着“残韵、碎歌、孤女、忧情”之辞在校园的过分泛滥,一种消沉颓废、无所事事,“为了痛苦而痛苦”的情绪,在校园中滋生起来、蔓延开去。
在这个时候,我想说,而且我必须说“我们需要杂文!”
这不仅如同生命需要粮食,更如患者渴望良药。鲁迅先生说得好,“我是爱读杂文的一个人,而且知道爱读杂文还不只我一个,因它‘言之有物’”、“使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相形之下,立刻现出不死不活相。”
自然,无情未必真豪杰,青年学生善思内省,容易伤情痛心本无可厚非。但正如鲁迅先生尖锐指出的:“最为可怕的是拿社会的痛苦趣味化、庸俗化”,“拿痛苦趣味化给人家玩弄,这于社会是非常有害的。”小痛而大叫,无病而呻吟,为了痛苦而去痛苦,这正是走向庸俗的开始!
事实上,文风上的“为艺术而艺术”,性格上的“为痛苦而痛苦”,与近代文坛上一度盛起的专讲“花呀、月呀、鸟呀”的“新月”之风、“鸳鸯蝴蝶”之风、“自由人”之风是同出一辙的,如鲁迅先生所分析的,那都是“想脱离社会不讲、讲有趣讲艺术”,而象牙塔的窗子“到底没有一块一块面包递进来”,等饿了、没了支撑,便痛苦起来!本质上,这正是一种只能关注自我小圈子的目光短浅与人格自私,更是因为思想混乱、信仰茫然。
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社会的多种影响,这两年有一些青年学生以特定的眼光在庞杂的文学、哲学著作中,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追随着古今的名流雅士,“逍遥乎其下、彷徨乎其侧”、空谈玄理、采菊东篱。有时自己真怕与人谈及民族、国家、信仰,深恐高处不胜寒,深恐不合时宜。
然而鲁迅先生的杂文来了!它带来了“硬骨头精神”,带来了投枪匕首的犀利锐气,带来了“生命在于爱大众”的宽阔胸怀,带来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英魂之气魄。
今天的杂文,其生命力的体现首先便是鲜明地展示自己的原则与信仰,它当是新时代的听令文学,听“民族振兴”之令,听“社会主义事业奋发”之令,你敢于写杂文吗?那便要首先敢于举起这面依旧是鲜红的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