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27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纵横谈

  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本报记者 张锦力
买彩电引起的话题
甲:不久前,一位朋友结婚,想买台平面直角彩电。他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啥样彩电不是看,干嘛非买平面直角的?别学人家高消费。”我不明白,买台平面直角彩电怎么就是高消费。
乙:老人的话有一定道理。前几年我国高档耐用品消费的确出现了超前早熟的倾向。在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几百美元的我国,城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普及率,比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时还高。
甲:我觉得简单地用耐用消费品普及的快慢来判断是否高消费,不够科学。应该看到耐用消费品的普及不仅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关,也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程度有关。就说彩电吧,美国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时,彩电还未问世,自然也就谈不上普及;一些国家人均国民收入1000美元时,彩电才刚刚问世,自然是成本高,价格贵,也不可能迅速普及。80年代,我国虽然年人均国民收入不高,但彩电工业引进了国外早已成熟的技术设备,发展速度很快,成本又不是很高,这就使彩电在城市较快普及有了物质基础。另外,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单一,住房由国家管,食品有补贴,得病有公费医疗,退休有养老金,人们收入多了,自然就会把余钱投向彩电等大件消费品。这种单一的消费结构,加速了家电商品的普及。
如何认识高消费现象
乙:你说得有道理,不过也应当承认,现在确实存在高消费倾向,特别是有些个体户等先富起来的人高消费倾向很严重,追求奢侈、豪华,甚至挥霍浪费,搞畸形消费,影响社会风气。
甲:这种倾向确实存在,应当加以注意。少数人的高消费现象还在社会上引起一些人盲目攀比。当然,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既然这几年人们在收入上已拉开了档次,在消费上也就有不同的层次,这也是必然的。消费者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消费,而不应盲目攀比,更不能搞畸形消费、不文明消费。不过,从总体上来说,人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中低收入者还是居民的主体,并没有出现普遍的高消费。 
乙:你是从个人角度分析消费,如果从总体看,这几年我国确实出现了消费膨胀的趋势。统计资料表明,从1982—1987年,我国城乡居民货币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0%,大大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7%的速度。 
甲:从总体上判断是否存在消费膨胀,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主要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合适。80年代初,一些专家总结了我国前30年经济建设经验教训后,提出我国积累率保持25%左右为宜。可实际上,从1984年以来,我国积累率一直没有低于30%。
乙: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积累率又那么高,这不矛盾了吗?
甲:看起来是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居民的收入并没有完全用于消费,而是有相当大的部分变成储蓄了。现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8000多亿元。收入不等于消费,储蓄也不等于消费。银行把居民储蓄贷给企业作为生产建设资金,这样,一部分收入变成了储蓄,也就是变成了积累基金。这几年在居民收入增长很快的情况下,积累率能保持较高水平,正是因为有巨额的储蓄支撑。也正是因为有大量储蓄的存在,在居民收入增长很快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消费不足的情况。还应该看到,改革10多年来,居民收入总的说是增长很快,但近几年来增长速度已经放慢。
乙:不管怎么说,高消费倾向是存在的。一些单位滥发奖金、实物是很严重的。集团消费膨胀,请客送礼、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大盖楼堂馆所,大量购置小汽车,从1982—1987年,社会集团消费平均每年增长19.7%。
甲:是的,对集团消费必须加强管理,制止集团消费再度膨胀。另外,企业收入向个人倾斜的倾向也很严重,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消费政策
乙: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经济的任务很艰巨,要积累一定的资金支撑经济发展。这个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高消费政策,只能实行适度消费政策。
甲:我赞成实行适度消费,既不要鼓励高消费,也不要抑制消费。所谓适度消费,从宏观来说,就是在保持适当积累率的基础上,使消费基金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大致同步,使居民收入增长与储蓄和消费的增长保持适当比例。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消费水平要与收入水平相适应。消费政策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出现消费膨胀势头时,就要适当控制消费基金增长以保持经济稳定;在出现消费不足时,就要适当引导消费,以促进生产稳步发展。
乙:去年以来,为启动市场,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已采取了一些松动措施,包括适当放松对消费基金增长的控制,鼓励居民消费,这对市场回升和经济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甲:从实际出发,适时适度调控消费,通过扩大需求促进生产,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要以新水平、新面貌的产品引导和鼓励人们增加购买。这样才能加快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乙:收入结构对消费水平影响也很大。坚持适度消费政策,就要坚持合理的分配政策,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鼓励多劳多得,既要继续克服平均主义,也要重视解决新出现的收入不公问题,杜绝不合理收入、非法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