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一年来的中东和平进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5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一年来的中东和平进程
本报记者 徐平
10月30日在马德里召开的中东和会,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有了重大突破,处于敌对状态43年之久的阿拉伯和以色列,终于坐到了同一张谈判桌旁。
今年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曾经使中东和平进程一度中断。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有了很大加强,于是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并选择中东地区作为它的突破口和试验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卿贝克先后8次穿梭中东,在阿以之间斡旋、撮合。
在中东地区,长期僵持敌对的阿以各方,在世界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立场也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对话与和谈来解决双方的争端,已逐步为各方接受。以色列虽仍得到美国的支持,但在美国调整其中东政策后,意识到自己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已经下降。在美国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有了较大改善的情况下,为了继续得到美国的支持和保护,它必须重新研讨和阿拉伯邻国的关系,与阿拉伯方面进行谈判。
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收回被占领土的斗争虽处境困难,但仍继续进行,被占领土内外的巴勒斯坦人民加强了统一行动,他们将中东和谈作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斗争方式,期望通过巴勒斯坦问题的政治解决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苏联发生“8·19事件”,美苏力量对比变化后,叙利亚的立场比以前更为灵活和务实。它在与埃及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协调立场后也参加了中东和会,并将其视为收复戈兰高地的一条途径。
这些都表明,冲突的阿以各方为了适应海湾战争后的形势,都在积极调整各自的对外关系和战略;而同意参加中东和会,就是这种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
由美苏发起的中东和会,由于以色列的态度一直很强硬,迄今进展很不顺利,最初拟定的日程表已被打乱。今后的进程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第一阶段3天的马德里和会开幕式,只是各方阐述立场,并无直接接触。第二阶段双边谈判在马德里仅有了形式上的开始,即告停顿。由于以色列坚持要求延迟原定时间,所以12月4日在华盛顿恢复的第二轮双边谈判居然出现了阿拉伯方面“谈判无对手”的场面。以后虽于10日复会,但截至闭会仍无进展。
讨论中东军备控制、水资源、经济发展、环境和交通等地区性问题的第三阶段多边谈判,本应在和会开幕式后两周内开始。现在刚传出有可能于明年元月底在莫斯科举行的消息。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叙利亚,一直希望能将它与第二阶段有关被占领土的谈判有无进展联系起来。所以各方到底何时能坐到一起还是未知数。
从中东和会上可以清楚看出,阿以双方参加和会的具体目标有很大不同,对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认识上也有很大差距。在领土问题上,阿拉伯方面坚持必须归还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被占领土。但是以色列不谈什么被占领土问题,却只是强调阿拉伯承认它的存在。
对于在被占领土上建立移民点问题,阿拉伯方面已经作出了让步,只要求以色列先冻结。但是以色列国内的强硬派根本不予置理。直到11月22日,沙米尔总理也只表示“所有问题都可以摆到桌面上来谈,其中包括被占领土及移民问题”。
在核心的巴勒斯坦问题上,以色列坚持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是其固有领土,耶路撒冷是其不可改变的首都,并坚决反对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当然,尽管双方的立场大相径庭,使得中东和会举步维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东和会毫无成果,因为马德里和会毕竟是中东和平进程中迈出的积极一步,阿拉伯和以色列坐下来谈也总比不谈好。约—巴和以色列的代表在马德里已经首次握手致意。巴勒斯坦代表得以在约—巴联合代表团中与以色列平等地进行谈判,说明以色列已经不可能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应有的位置。同样,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也已表示,只要归还全部被占阿拉伯领土就可以和平共处,实际上也就承认了以色列在该地区的存在。
阿拉伯和以色列敌对已有数十年,所以指望中东和会能很快取得成果是不现实的。由于双方在走向谈判桌时都带有相当的疑虑,而且牵涉到的问题又错综复杂,所以和谈之路必然蜿蜒曲折,充满荆棘。但是只要双方坚持接触和谈判,就有可能减少敌对情绪,逐步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进而争取在一些问题上达成解决办法。
中东和会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将取决于美国对以色列施加多大的影响,以色列会在多大程度上执行安理会有关被占领土的第242、338号决议,阿拉伯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以色列对上述决议的执行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中东和平进程的未来。巴勒斯坦和被占领土问题解决得好,中东和平就有保障;解决不好,和平进程难有进展;这个问题拖而不决,不仅中东地区仍将不会安宁,而且还会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人们期待着中东和平进程能够早日取得进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