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战后海湾局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25
第7版(国际)
专栏:

  战后海湾局势
  朱梦魁
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海湾地区,是当今世界热点中的一翼。今年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的实力。加之国际制裁的持续,伊拉克的经济陷于困境。科威特战后实施重建计划,最近终于扑灭了几百口油井的大火,重建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海湾战争不仅给海湾一些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使海湾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了某些变化。战后的海湾局势仍然错综复杂。战后,美国在海湾保留军事存在并加强了与一些海湾国家的防务合作。海湾战争刚刚停火,美国政府便于3月6日宣布要在海湾地区“发挥自己的作用”,“要求在那里部署一支有能力的海军力量”,“因为我们重大的国家利益有赖于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海湾。”为此,美国就战后的海湾安全事务与一些海湾国家频繁磋商,9、10月间它先后同科威特和巴林签署了防务合作条约。美国还计划在海湾地区建立中央战区司令部分部和一支包括海空力量的应急部队,并与其他海湾国家签署类似的军事双边协定。国际舆论认为,美国在海湾地区保留并加强军事存在,是与其全球战略紧密相关的。
海湾战争结束后,围绕如何形成海湾地区安全体系等问题,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内外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3月6日,海湾六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和埃及、叙利亚8国外长会议发表了大马士革宣言,强调海湾合作委员会将与埃叙两国保持“新的战略关系”,为建立“阿拉伯新秩序”,海湾6国拟设立150亿美元的“阿拉伯合作基金”,以帮助埃、叙等阿拉伯盟国发展经济。以大马士革宣言为标志,海湾的安全合作已不再局限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范围。5月初,海湾合作委员会举行外长会议,旨在就贯彻大马士革宣言精神和制定海湾未来的安全安排协调立场。11月下旬,海湾合作委员会召开国防大臣会议,磋商进一步加强海湾6国的集体防卫力量,以保障海湾战后的和平与发展。为此,海湾合作委员会决定将原来只有1万人的快速部署部队增加到10万人。海湾战争结束后,海湾六国与伊朗的关系相继有所改善。伊朗表示愿就海湾事务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但反对外部军事力量介入海湾地区。
海湾战争后,国际社会一度对中东地区军控问题十分重视。为此,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于7月上旬在巴黎开会,通过了一项“关于中东军控、军品转让及武器不扩散问题”的文件。然而,美国等西方大国一方面呼吁控制向中东出口武器,另一方面又向中东推销军火。美国已计划向中东和海湾国家出售260亿美元的军火,并强调美国将继续为以色列的安全承担责任和保持美以的战略合作关系。据报道,以色列实际拥有的核弹头多达300枚左右。为此,埃及提出的在中东建立无核区的建议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普遍赞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主张,中东军控应遵循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即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没有例外。
海湾战争结束后,海湾及中东仍是多种矛盾并存的地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德、日及海湾国家的资助下,虽然赢得了海湾战争却没有赢得和平,该地区的基本问题都未解决。大国的介入使阿以争端和阿拉伯内部歧见更趋复杂。当前,解决中东问题的阿以双边谈判虽然起步,但因充满波折而举步维艰。原有的矛盾尚未消除,新的挑战又接踵而来。由此可见,在中东问题实现全面公正解决之前,海湾乃至整个中东仍将是世界上潜伏危机和动荡的地区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