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走出自己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4
第5版(理论)
专栏:

  走出自己发展航天事业的道路
郑平
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35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这样一个原来经济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天事业,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社会主义的光采。
我国航天事业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由于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是由于有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以及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特别是党中央制定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指引着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走自力更生为主的道路,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唯一抉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百年来受人欺负的状况,必须建立起现代化的国防。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常规武器,而且要有现代化的尖端武器。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力量都很薄弱,要建立国防尖端事业,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在最重要、最能影响全局的方面首先取得突破。于是党中央果断地作出了发展我国导弹、火箭技术的决策。
在世界导弹、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的阶段,一切从头摸索前进,显然是很不明智的。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才能尽快赶上世界技术发展步伐。但是,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国采取敌视、封锁的政策;苏联是唯一能给我们以援助的国家,而在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方面,苏联领导集团也对我们采取限制政策。如果完全依赖他们,只能使自己永远处于落后和依附的地位。所以聂荣臻元帅提出并经中央批准,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作为发展我国导弹、火箭技术的指导方针。3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经过仿制,走自行设计之路,是自力更生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
建国初期,除钱学森等极少数老专家外,广大技术人员连导弹的样子都没见过。研制工作只能从仿制苏联提供的样品开始起步。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仿制只是手段,目的是走自行设计、独立研制的道路。因此,在仿制时,不仅要掌握设计图纸、资料,而且要对它进行重新计算和分析,弄清它的依据,通过进行反设计,学习自行设计的本领,在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独创。由于认真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许多年轻的科技人员通过仿制实践迅速掌握了自行设计的本领,因而在1960年苏联突然撕毁协定,撤退专家时,我们很快就成功地进行了仿制型号的飞行试验,并开始转入自行设计阶段。此后,我国的导弹、火箭研制工作获得迅速发展。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是走自力更生道路的根本保证。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党中央就十分重视科技队伍的建设。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集中了一批优秀的人才,组成我国早期的航天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包括从国外归来的科技专家,从各高等院校挑选的青年知识分子,从部队选调的优秀军政干部,以及各工业部门选送的技术骨干。他们都怀着报效祖国国防事业的热忱汇集到一起,肩负起创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任。30多年来,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
发展航天技术这种尖端技术,科技人员是基本依靠力量。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反复强调要信任、依靠和关怀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研制工作中,建立了设计师系统和以这个系统为中心的技术指挥线,对研制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负责。对于优秀的知识分子,及时地把他们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在工作、生活上信任、关怀的同时,注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热爱航天事业,为社会主义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在工作中组织他们深入生产实践,同工人群众相结合,一方面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脚踏实地、联系群众的作风。在科研实践中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研工作程序,使各项研制工作严格按科研程序进行,使每个科技工作者养成严谨务实的作风。正是由于实行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同时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管理,所以一代思想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很快地成长起来,涌现了罗健夫、杨敏达、黄纬禄等一批为航天事业献身的先进典型。大批高级技术专家,为了航天事业,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战斗在深山峻岭之中。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没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援和协作,也是不可能取得的。研制一个型号,往往有几千项协作项目,需要有几十个部委和省、市、自治区、1000多个工厂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参加协作。在总体落后的条件下,能够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形成局部优势,攻克技术难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35年的实践证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快好省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正确道路。这些基本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