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祖国——坚强的磁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0-04
第8版(副刊)
专栏:

  祖国——坚强的磁石
臧克家
正当全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为四化大业而团结奋战的时候,《归心集》这样一本书及时问世,我想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它并不厚,分量却很重。里边写的人物,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的世界扬名,他们的业绩我早就知道;有的,贡献很大,但名字不熟。这些人物,形象高大,可敬又可亲。当然,它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对照起来,只是长廊中的一角。一篇一篇文章,给书中人物树碑立传,他们的生平,他们的经历,历历在目,读起来像传奇故事,但它们不是传奇而是现实。它对人的吸引力,来自他们对祖国、对革命事业生死依依的忠心、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阳光灿烂的。即使在它受到帝国主义侵略与欺侮的年代和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时期,堂堂炎黄子孙,不管在国内或侨居海外的,都能坚守中国人的气节,以顶天立地的气魄,冷眼向洋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抵住了种种困难险阻,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为祖国效劳,竭尽才能,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请看一位内燃机的研究家,他到了德国,受到歧视,连机器也不准他摸一下。意谓:“你们中国人懂什么?”他为了争口气,悉心钻研,成为有名的工程师。有了本领,有了地位;也有了豪华的高级生活和美满的小家庭。可是,这一切富贵荣华留不住他,终于在五十年代别妇抛雏,只身回到祖国,为坦克制造业贡献了自己的才能。“迸一声,咱们的中国!”他未必读过闻一多这个有名的诗句,但我相信,他是有这样自豪感的。
另一位博士,葡萄酒专家,在国外被人瞧不起。中国葡萄酒在国际博览会上,位列劣等。外国人说:中国不会产生佳酿的。他以牙还牙,气愤地说:“我不是几句话可以击倒的!”他回到了祖国之后,苦心研究、试验,终于为中国的葡萄酒赢得了声誉。
在大西洋彼岸的一位技术员,在国内曾受到过委屈,他在美国的老母亲殷切希望他伴她度过晚年。顺从母亲的心愿,还是听从祖国的号召?他内心是矛盾的。他的爱人,一个农家女说:“家乡的炊烟也比别处的香呢。”他们挥泪辞别了老母,回到了祖国。凭高超的技术,晋升为工程师。
我读罢这集子里所有的文章,看到他们感人的事迹,感到他们心灵的高尚,非常激动,同时,也使我感觉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无比的号召力与磁石般的凝聚力,它像一口洪钟,只要扣一下,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灵就为之震动。祖国啊,母亲,即使您不在黑暗穷困痛苦之中的时候,作为您的子孙决不会忘记您的哺育之恩、提携之劳。中国人是有志气的,有力量的。穷,使您富起来,弱,使您强起来!祖国啊,几千年屹立在亚洲大陆上,劳动,繁衍,创造,发明,是全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当然,她有过衰弱、贫困、受人侵凌的时代,但当五星红旗顶天竖起,我们的祖国从此恢复了她美妙的青春,巍巍如泰山,庄然而威严。“江山信美真吾土”,“试看天下谁能敌”?
就说乌云的名字,可以用家传户晓这几个字来形容了。她的生平事迹,感动了亿万颗人心。她的身子虽是日本生,但长在中国,工作在中国,不是一秋一春,而是几十年啊,她和中国结下了生死缘,成为中国人民一分子。她爱日本,她更爱中国。“她的中国心”,耿耿真金炼,纯朴、亲切、真挚动人!
古话说:得道多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当我们极端困窘的年代,抗日民族战争、反抗国民党独裁和解放战争的那些严酷的岁月里,有朋自远方来,同情我们,支持我们,和我们并肩战斗。他们离别了祖国的和平环境、抛开了温暖的家庭生活,远渡重洋,来到这片充满革命豪情但也充满艰苦的解放区,和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吃大苦,耐大劳,出大力,有的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品质高尚,思想坚定,怀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战士们,每想到他们,我们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怀念之情,难以抑制。这些人物的名字像星斗,亮在我们心上。像斯诺、史沫特莱、艾黎、爱泼斯坦、罗别愁、温纳瑞斯,他们有的三十年代就来到中国,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向国际上宣传我们的革命,写文章报道解放区的新气象,从延安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他们对党的领导人物十分崇敬,也十分亲切。把毛泽东主席赠送的照片,走到那里挂到那里。有的,临终时候,还把他珍存的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革命文物最后看上一眼;有的,死了还把骨灰的一半留在中国。他们都是外国人,却有一颗中国心。史沫特莱、艾黎这两位,我有机会和他们握手交谈,读了有关他二位的文章,感觉分外亲切。俱往矣,往事留心间。对以上这几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革命精神,伟大业绩,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他们的崇高形象,永远在中国人心头巍然而立。人已逝矣,而他们的英灵,鼓舞鞭策着中国人民在奔向四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本文是克家同志为《归心集》一书写的序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